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文纨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8/6/5 18:06:53 举报/反馈

    何杰在某寄宿学校就读初三,一次洗澡时无意中摸到自己左侧乳房皮下有一个小硬块,小指头大,既不痛,也不痒。当时并不在意,加上注意力都集中在准备高中考试前的冲刺,这件事过后也就很快忘记了。

    直至好几个月后,考试结束回到家中,那天晚上吃过饭,何杰准备好好地享受一下,看看久违的电视节目。由于天气特别热,何杰把上衣都脱光了,边看电视边吹风扇。坐在一旁的妈妈发觉他的乳房有点异样:体形并不肥胖的他两边的乳房都有些隆起,有点像女孩子刚刚开始发育的乳房。妈妈让他坐端正些,看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何杰这才想起数月前自己摸到硬块的事。肿块就在乳晕下,竟是两侧都有,已经增大到半个核桃般大小。

    何杰的妈妈发觉后马上紧张起来。一来担心孩子会不会是那种男不男,女不女的“阴阳人”。二来因为两年前何杰的姨母也是在无意中摸到乳房有一个硬块,结果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乳腺癌,幸好发现得较早,及时做了手术,术后还做了化疗。不久前,何杰的妈妈还从某本杂志上了解到,乳腺癌并不是女性的专利,男性也可患乳腺癌。这么一想,叫何妈妈如何能不担心?何妈妈嘴上没说,但当晚辗转反侧整夜无法入睡,越想越害怕。

    第二天一大早,何杰便在妈妈的陪同下到医院进行检查。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确定何杰的乳房肿块并不是肿瘤,而是男性乳腺肥大。何妈妈松了一口气。而何杰却很纳闷:我明明是一个堂堂男子汉,何来一个女性的乳房?

    男性的乳房通常呈不发育状态,仅有一对较小的乳头和乳晕。其乳腺是由纤维脂肪组织及一些导管构成。与女性不同,这些导管不发育成末梢导管,不形成乳腺小叶。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男性的乳腺也可因受到刺激而发育、增生,导致乳腺肥大。

    男性乳腺肥大,又称男性乳腺增生或男性乳腺发育症。几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发病年龄的高峰有两个:一是在青春期,称青春期肥大;二是在更年期,称为老年期肥大。可能与这些年龄期的内分泌系统较易发生失调有关。

    无论男性或女性,乳腺的发育均取决于雌激素、孕酮、生长激素、催乳激素等许多激素的作用和平衡。在一些异常情况下,这些激素分泌过多或排泄障碍,造成平衡失调,就会刺激乳腺组织增生。许多研究表明:男性乳腺发育最主要与雌激素的增多有关。

    原来,男性体内除了有占主导地位的雄激素外,还有由睾丸和肾上腺皮质产生的少量雌激素。正常情况下,男性的乳腺在雄激素的制约下处于不发育状态。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体内雄激素水平下降,或雌激素水平相对或绝对增高,都可能诱发乳腺组织的增生。

    男孩子青春期乳腺肥大,是一种较常见的生理现象,多发生在13~16岁,据统计,发生率可达40%~50%。这是因为男孩子发育到此阶段,体内的内分泌功能逐渐活跃,睾丸在大量产生雄激素的同时,雌激素生成也有所增加。有些男孩子由于内分泌功能暂时紊乱,雌激素分泌相对过多,加上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增加,于是就会刺激乳腺组织增生和肥大。

    青春期男性乳腺肥大可单侧或双侧同时发生,大多为局限性增生,常在乳晕下形成一个盘状的硬块或结节,约2~3厘米的直径,边缘清楚,检查时可自由推动。增生的乳腺可有胀痛、轻度触压痛,甚至可有乳汁样的分泌物流出。这种生理性的乳腺肥大对健康没有损害,一般无需治疗,通常维持一年或稍长的时间,随着内分泌功能的逐渐完善,便会自然消退。

    在一些病理情况下,也可导致男性乳腺增生,例如:

    睾丸疾病:如睾丸炎症、肿瘤、外伤或隐睾症、睾丸萎缩等,可造成睾丸组织的破坏,使睾丸的正常功能减退,雄激素生成减少,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增高,出现乳房发育等女性化现象。

    肝功能损害:正常时,体内所产生的雌激素是在肝脏内被破坏和灭活的,当肝脏发生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时,由于肝脏功能损害,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增高,刺激乳腺增生肥大。这类病人在临床上除乳腺肥大外,尚有肝功能其他方面的损害的表现。

    药物因素:有些药物的结构或某方面的药理作用与雌激素相类似,服用后可刺激乳腺组织增生。例如,洋地黄、维生素D、雷米封、安体舒通、脑益嗪、灰黄霉素、氯丙嗪、西米替丁、甲基多巴等都有此作用。前列腺癌的病人因治疗的需要,长时间服用雌激素,更容易直接刺激乳腺引起增生。这种情况可通过减少或避免使用这类药物,乳腺会逐渐回复正常。

    内分泌疾病:肾上腺、脑垂体、甲状腺等内分泌器官的病变,分泌异常,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其他激素特别是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组织,造成乳腺组织的增生。当然,这些原因引起的疾病,除乳腺增生外,还会有相应的内分泌紊乱的表现。

    其他:文献上报道可与男性乳腺增生并存的疾病很多,如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包括结核病、麻风、风湿性关节炎、截瘫、慢性肾衰等。

    对于上述原因引起的男性乳腺增生,临床上应查明原因,针对不同的病因做相应的治疗。

    此外,一些体形肥胖的男性乳房通常也会较大,这是脂肪大量沉积在乳房中的缘故。这些人双乳丰隆对称,酷似女性的乳房,但触摸时会感到松软而有弹性,不含肿块,与乳腺增生不同。

    男性乳房肿块中,有极少数是良性或恶性肿瘤。老年期是容易患癌的时期,所以老年期的男性乳腺增生有时更需注意与肿瘤进行鉴别。因此,乳房出现异常肿块时,最好及时请医生检查以确定其性质。

(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责编:周捷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如何诊断检查

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鉴别诊断:1.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按照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类:(1)乳腺过度增生性乳房肥大:表现为乳腺组织过度增生,肥大坚实,乳腺小叶增生明显,常有压痛。月经期间,常有自发性疼痛,多见于已婚育的女性。(2)青春型乳房肥大:表现为青春期乳房渐进性增大,乳腺组织过度增生、肥大。乳房为匀称性肥大,下垂不明显。(3)肥胖型乳房肥大:表现为乳房皮下的脂肪细胞增生、肥大,并可浸润乳腺组织之间,使乳房呈现出匀称的肥大。2.乳房肥大与乳房松垂根据乳头与乳房下皱襞和乳房下极的关系可将乳房松垂分为三度。(1)轻度:下垂的乳头与乳房下皱襞平行。(2)中度:下垂的乳头位置低于乳房下皱襞,但高于乳房最低点。(3)重度:下垂的乳头低于乳房最低点。但临床上并非将乳头达乳房的最低点才定为重度,如有的乳房下部肥大者,乳房最低缘已下垂到肋弓水平而乳头位置并非在乳房最低点,仍可定为重度。

Q:乳房下垂怎么办呢?

乳房的松弛下垂使女性失去体型匀称的线条美.因此往往容易失去正常地参加社交活动的勇气,而滋长自卑羞愧的病态心理.由于一侧或两侧的乳房下垂较重,可致行动不便,颈肩部不适,两侧乳房皱褶处有糜烂或患湿疹,故乳房下垂的矫治有美容和治疗的双重意义.  乳房松垂是一种生理现象,常见于历经妊娠并授乳之后的中老年妇女,系由于乳房内的腺体和结蒂组织增生使乳房增大,其后又发生萎缩,随着乳房增大而被牵伸扩展的皮肤和悬吊支撑结构等弹性降低,加以重力的作用,不再回缩复原,致使乳房松弛而向下垂坠,形状似袋.  根据乳房下垂的程度不同,可将其分为三度:I度:乳房下垂,乳头与乳房反折线平行.II度:乳头位置低于乳房下皮肤反折线,但高于乳房最低位置.III度:乳头位于乳房的最低位置,但有些乳房下垂,特别是乳房远端肥大者,虽下垂较严重,乳头位置仍不在乳房的最低处,此类也应视为III度下垂.  乳房下垂的外观形态一般有三种,纺锤状乳房下垂,三角巾状乳房下垂及牛角状乳房下垂.  纺锤状乳房下垂是乳房基底部的横经径缩短为特征的乳房下垂.乳房基底部圆形冠状面小于乳房远端的冠状面,酷似纺锤,故名纺锤状乳房下垂.此种乳房下垂畸形系乳房组织疝坠至乳晕区域皮下所致,常合并大乳晕综合征.多见于哺乳后的中青年妇女.  三角巾状乳房下垂系整个乳房呈扁平状,像挂在胸壁上的三角巾,故得名.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呈长椭圆形,乳房纵径大于横径,没有明显的乳房组织疝坠至乳晕区域皮下.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  牛角状轧房下垂的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及远端冠状面基本相等,或者运端略小,乳房纵径较长,乳头位于乳房下线,外观如牛角,乳房内纤维及脂肪组织相对增多,乳腺组织较少,乳房手感较致密,皮肤弹性较好,此类乳房下垂多见于青年女性.  关于乳房下垂的矫治方法,有许多术式,如真皮固定术,乳房上提固定术,双环固定术等,其基本原理都是将下垂松懈的乳房组织上提固定,并相应去除形成“皮肤乳晕”,以获得正常的乳房外观.但由于去除皮肤,形成疤痕,有碍美观,故现代更多应用双环法固定术,以矫正乳房下垂,因为这种术式,术后仅在乳晕与皮肤交界处下手术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痕迹几乎不可见.  值得提醒的是,仅仅通过隆乳术来矫正乳房下垂是切不可取的术式,因为隆乳术不能上提固定乳房组织及皮肤,只是通过扩大乳房体积,暂时性增加皮肤张力,随着水肿的消退,皮肤组织的继续松弛,乳房组织的下坠,会造成手感不同,外观难看的“双峰轧房”.

Q:乳房缺失的症状有哪些

乳房再造按再造的组织来源可分为假体乳房植入式乳房再造和自体组织移植式乳房再造,后者又可按照血供模式分为带蒂移植和游离移植两种方式。自体组织移植式乳房再造按组织来源分为背阔肌肌皮瓣、腹直肌肌皮瓣和臀大肌肌皮瓣等。按照乳房再造实施的时机可分为即刻乳房再造和延期乳房再造,又被称为Ⅰ期乳房再造和Ⅱ期乳房再造。即刻乳房再造是指在实施乳房病变切除后立即进行的乳房再造。而延期乳房再造是在实施乳房病变切除后,经过一段时间再进行的乳房再造。延期乳房再造一般针对乳腺癌患者,通常在完成第一次手术6~12个月后进行,即在完成放疗和化疗,局部和全身无复发和转移症象,手术区皮肤及皮下瘢痕软化后,或“趋于软化时进行。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