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家庭医生在线 傅北水 来源: 《家庭医生》 2008/6/5 18:06:40

    时下不少家长常常会发现让他们既不解又担心的现象——孩子在学校和在家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判若两人。有的孩子在家调皮、任性、为所欲为、不服管教,在校却文静、守纪、表现较好;有的孩子在家活泼外向,在校却沉默内向;有的在家热情奔放,在校却变得孤僻自卑。

    目前,在我国独生子女中,这种在校和在家的极其矛盾的表现普遍存在,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学校使孩子逐渐适应集体生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有的孩子入校后,习性却有所改变,其中有些是被动的,很可能是外在的压力和内在的压抑所致,这样易形成孩子抑郁、自卑、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更大的危害在于,如果孩子在校与在家的表现长期不一,甚至截然相反,很容易导致孩子的性格分裂或形成两重性格,最终极有可能使孩子形成分裂人格或双重人格,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校、家庭两种不同的育人环境所致。由于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中倍受关怀,易形成任性、放纵、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性。而在学校,孩子由家庭的核心变为学校普通的一员,有的孩子心理适应较快而变得守纪、服从老师的教育;有的孩子在家未受过挫折,到校后稍微受挫,便一蹶不振而变得自卑、沉寂、孤僻;有的孩子内心虽未调适过来,仍处于在家时的那种心理状态,因老师的过分管教和威严而外表变得老实等等,从而导致孩子在家与在校表现截然相反。并且由于众多孩子心理调适、平衡能力差,不能将二者接近、融合,导致其在家与在校的习性长期不一致。针对上述现象,家庭和学校应给予足够重视,积极解决问题。

    首先,要改变溺爱的教育模式,建立平等健康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

    对独生子女,家长倍加关爱,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可溺爱孩子。由于只有一个孩子,家长通常会不知不觉地陷入众星捧月式的教育模式中,使孩子成为家庭的核心,形成孩子自大、任性、自私、孤僻、不求上进的心理偏差。对此,家长应改变教育模式,调整育人环境,建立一种新的家庭关系和结构。对孩子应爱严相济,通过良好的交流沟通,言传身教,情感互相支持,变孩子在家庭中的核心支配地位为受教育者地位,把孩子看成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孩子同样可以参与家庭议事(当然参与的程度是有区别的)。这种新型的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孩子由个体的家庭环境向集体的学校环境适应与过渡,从而能够避免在家、在校不同的习性和表现同时存在。

    其次,学校和家庭应积极交流沟通,建立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

    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两种不同表现同时存在,长期不能接轨、融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家长与学校交流沟通不够。家长与老师彼此不了解孩子在对方环境的各种习性和表现。对此,家长与老师应加强交流沟通。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应采取积极态度,主动与老师交流沟通。不仅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更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思想、言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对孩子在学校的所作所为有个总体掌握。如发现孩子在校和在家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应与老师共同努力。如老师了解到孩子在家的种种性格缺点,在校则可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加以纠正教育;相反家长如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种种优秀表现,在家就应经常加以鼓励,并反问孩子在校表现好为什么不在家也表现好呢?另外,老师和家长还应该了解孩子两种不同表现产生的原因,帮助孩子积极调适心理,使孩子的两种不同表现接近,最终接轨、融合。

    最后,加强孩子的心理调适、平衡能力,帮助孩子度过接轨期。

    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对有自卑、孤僻、抑郁、任性、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孩子加以教育关心,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家长与老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承受各种压力、受挫不馁、善于容忍的心理素质,加强孩子的心理应变和调适能力。多为孩子创造自主、自立的机会,培育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积极为孩子创造群体环境,使孩子有条件与同龄人交往、游戏,以此来培养孩子的集体认同感。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应区别对待,该拒绝的应以适当方式予以拒绝,并说明理由,以免孩子形成任性的习性。

    通过这些途径,加强孩子的心理调适能力,帮助孩子度过接轨期,使其截然不同的表现最终接轨、融合,以利于孩子形成完整的人格。   

    

(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责编:方徽雯 )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