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转载 谢淑霞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皮肤科暨卫生部化妆品皮肤病诊断中心副教授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论坛 2008/2/25 13:11:27

化妆品公司遭遇多事之秋

  据报道,前段时间曾经有一位女士因使用了某公司的化妆品之后,出现严重过敏,口唇周围大量脱皮、面颊红肿,最严重的时候连吃饭喝水也有困难。这位女士将该公司告上法庭,然而,因种种原因未得到满意的处理。该女士一气之下爬上某商场顶楼,手执带有标语的条幅,欲以死讨个说法。后经有关人员苦苦劝阻,自杀未遂。

  无独有偶,最近一家国际著名的化妆品公司也遇到了类似的麻烦。据英国《独立报》报道,英国一位女性使用了该公司旗下的某品牌染发剂,结果出现过敏性休克,其喉部及面部发胀,气管被阻塞而死亡。此外,该产品还造成十多人皮肤严重灼伤。目前,该公司即将面临指控。

  消息一出,引发了人们对使用化妆品的担忧和不安。随着经济的改善,爱美之人对于化妆品的使用已如一日三餐般不可或缺。但使用化妆品后是否真的如报道一样,存在造成严重皮肤过敏反应的可能性,甚至导致休克死亡的可能性?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化妆品皮肤过敏反应在医学上属于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范畴。后者是指接触化妆品而引起的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化妆品皮肤病的主要类型。国内资料统计表明,此类损害占化妆品皮肤病的70%以上。这类损伤多发生在面、颈部,以成年女性多见。一般认为,特殊用途化妆品如除臭、祛斑、脱毛类等,常在接触部位引起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而使用频率较高的普通护肤品常常引起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即化妆品过敏)。

  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在皮肤科临床上已成为一类常见病,我们在近四年时间内,接诊明确为化妆品不良反应患者383例,其中接触性皮炎占主要部分,有342例之多,占89.30%。国内徐刚等专家2003年报告的989例化妆品皮肤损伤分析中,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占70.58%。

  化妆品为何频频出事

  化妆品皮肤病的发生,从原因上分析,有多方面因素导致。例如:部分化妆品质量低劣及化妆品受微生物污染,化妆品中添加剂越来越多,成分越来越复杂,有毒物质含量超标,化工原料的毒性刺激,化妆品存在所含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等。此外,化妆品产品说明书解释不清或患者使用不当,使用前没有详细阅读说明书;患者有过敏体质,化妆品选用不当,使用前没有做相应的皮肤敏感试验,出现不适时没有及时停用并就诊,也是化妆品皮肤病发生的原因。

  应当引起注意的是,美容院自制产品造成的化妆品皮肤病占有较高的比例。在我科接诊的383例患者中,共有64例患者是因采用美容院自制产品而引起的,占16.7%。美容院自制产品多数为“三无”产品,并且使用的都为系列产品,少者三五种,多者同时应用十几种。一旦发生皮肤不良反应,将很难对致病产品做出判断,同时由于美容院人员的不合理解释,往往没有及时停用致病产品,容易造成难以恢复的皮肤损害。

  进口或合资企业高档化妆品引起皮肤不良反应者也占有相当的比例。既往多认为该类产品致皮肤损害少,但我们的资料证实,383例中共有43例为进口化妆品引起,占11.23%,涉及48个品种,应该引起注意。

  过敏反应的预防及善后

  那么,如何预防化妆品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呢?一般情况下,试用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试用并不是仅仅到化妆品柜台使用一次,而是最好连用7~14天,没有不良反应,才可放心使用。尤其是对于有特殊功效,如祛斑美白、防晒、除臭、脱毛类产品,更应该先试用。试用的部位最好是颈部或耳后部位。试用过程一旦出现任何不适,应马上停用,并彻底清洗干净局部皮肤,以去除残留在皮肤表面的致敏化妆品。对于曾经有荨麻疹、湿疹、皮炎或过敏性鼻炎、哮喘发作史,尤其是有化妆品过敏史者,试用环节更是必不可少。

  确定患者是否为接触过敏性皮炎,医生多采用斑贴试验。斑贴试验的目的及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患者所使用的化妆品进行,目的是确定所出现的皮炎是否由化妆品引起,以及由哪一种化妆品引起。另一种是有过敏体质者采用常用化妆品的原料进行斑贴试验,原料由医院提供,采用国家批准的标准系列,目的是帮助寻找引起过敏的原因,指导选用化妆品。

  一旦出现皮肤过敏反应,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必须立刻停用所使用的一切化妆品,并做适当的抗过敏治疗。一般来说,1~2周可以痊愈。美容院的从业人员,经常向消费者解释出现红肿痒的现象属于“正常反应”、“排毒”过程,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一般来说,质量过关的化妆品出现的过敏反应,只要及时停用,进行适当的抗过敏处理,都不会造成太大的皮肤损害。造成皮肤毁容、永久性损害的原因,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没有及时停用,或者处理不当,比如合并感染等造成的。

(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责编:余莎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