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湿热下注呢?是指湿热流注于下焦。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黄腻、脉濡数等。症见小便淋涩赤痛,少腹拘急,会阴部胀痛,尿道口摘白浊,舌苔黄腻,脉滑数。临床多见于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白带、下肢关节肿痛、湿脚气感染等症。湿热下注是什么湿热下注是一个中医的术语。中医认为,膀胱系津液之府,湿热蕴结于下焦,下注膀胱,湿热阻于肾与膀胱,导致肾与膀胱气化失常,则水道、小便不利,泄时涩痛,尿赤,尿浑浊,小便频数,淋沥不畅(即尿频、尿急、尿短少、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临床可以根据辨证用五淋散、萆解分清饮、黄连解毒汤等等加减治疗。湿热下注治宜清热利湿,方选:木通7克,车前子10克,扁蓄10克,瞿麦10克,滑石20克,栀子10克,大黄6克,甘草5克。
肺热咳嗽是中医病症名,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其治疗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饮食调整、生活习惯改善等。 [详细]
02月17日 08:30 更新清热利湿疏肝利胆的中成药有很多,如龙胆泻肝丸、消炎利胆片、鸡骨草胶囊、茵栀黄口服液、舒肝利胆丸等。 [详细]
02月16日 04:50 更新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药物有很多,如川贝枇杷膏、橘红丸、养阴清肺丸、二陈丸、清气化痰丸等。 [详细]
02月16日 10:43 更新热炎宁合剂是一种常见的中成药,一般来说副作用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异常、头晕乏力、皮疹等。 [详细]
02月16日 09:33 更新熊胆粉一般不建议在空腹状态下服用,这涉及到药物的吸收、胃肠道反应、个体差异、药物相互作用以及病情特点等因素。 [详细]
02月16日 04:53 更新湿热瘀阻型和湿热下注型前列腺炎在病因、症状、舌脉象、治疗原则和用药方面存在差异。 1.病因:湿热瘀阻型多因湿热之邪久蕴,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所致;湿热....[详细]
你好,湿热下注,病证名。指湿热流注于下焦。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黄腻、脉濡数等。临床多见于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白带、下肢....[详细]
湿热下注是中医常见病症,多由外感湿热、饮食不节等引起。治疗湿热下注的常用药物有龙胆泻肝丸、四妙丸、二妙丸等。一般不建议自行将其与补肾药同服,需在医生指....[详细]
湿热下注导致阳痿,主要与湿热之邪影响气血运行、损伤肝肾、扰乱情志、阻碍宗筋功能以及影响内分泌等有关。 1. 气血运行:湿热之邪阻碍气血流通,阴茎供血不足,....[详细]
四妙丸可以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一些疾病,如关节炎、湿疹、阴道炎、泌尿系统感染等。湿热下注是中医术语,指湿热之邪流注于下焦。 1.关节炎:湿热下注导致关节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