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肛隐窝炎的治疗

家庭医生在线 2014/5/22 17:16:20

肛窦炎又称肛隐窝炎,常是肛管直肠部位感染性疾病的发源病灶,因症状不重,易被忽视。病因病理:肛窦开口向上,易积存粪便而引起感染,以致肛门括约肌痉挛,使肛窦引流不畅。该病如果一直忽视,会引起很大的问题,因此,应该及时治疗。那么,应该如何治疗呢?

一、西医

保守疗法

可以温盐水坐浴局部,使局部保持清洁,并可在肛窦底部涂5%~10%硝酸银溶液,每日1次。也可用橄榄油30~60mL灌肠。也可以使用各种痔疮栓和痔疮膏。同时可口服抗生素,治疗引起该病的腹泻等肠道感染;或使用缓泻剂,使粪便排泄正常,如麻仁润肠丸等。由于肛窦的解剖及生理特点,其窦口向上,积存的粪便残渣及脓汁不能完全排出,多不能完全治愈,只能减轻症状。

手术疗法

肛窦炎经药物治疗无效,或肛窦内已成脓肿,或并有肛乳头肥大和隐性瘘管的病人,宜采用手术洽疗,只要的治疗方法有肛窦切开术和肛窦切除术。

1、肛窦切开术

适用于单纯隐窝炎,或已成脓,或伴有隐性瘘管的病人。

操作方法:先将肛门部消毒,在局麻或腰俞穴麻醉下,病人取截石位或俩卧位,在肛门镜下,暴露病灶,沿肛窦作纵形切口,使引流通畅。创口用黄连素膏纱条或生肌玉红膏油纱条进行压迫止血。病人术后每日便后坐浴,局部用生肌玉红膏换药。

2、肛窦切除术

适用于肛窦炎伴有乳头肥大的病人。

操作方法:先在肛门部消毒,在局麻或腰俞穴麻醉下,病人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在双叶肛门镜下,暴露病灶,将肛窦、肛门瓣作纵形切口长约1cm,深达切断部分内括约肌,清除感染的肛腺及其导管,结扎出血点,用弯止血钳夹住切口一侧肛管及粘膜,连同增生的肛乳头一起结扎。然后用同法处理对侧切口,术后处理同上。

肛窦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肛窦炎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除有尿潴留外,还有以下几种:

①出血:术后一般无大出血,如为单纯性渗血,可用纱布填塞法止血,必要时可局部加用肾上腺素;也可用云南白药撒创面或用明胶海绵加压止血。

②感染:肛门部污染的机会很多,但由于血运丰富,创口真正感染的情况并不多见。术后经常坐浴,合理清洁地换药,可加速创口正常愈合。

③粪嵌塞:由于肛窦炎术后,排便可刺激引起肛门疼痛,因而患者有意控制排便,使粪便在直肠内形成了嵌塞。处理方法很简单,用38℃生理盐水灌肠即可。

二、中医

肛窦炎自疗法

肛窦炎又称肛隐窝炎、肛腺炎,是由于肛窦位于直肠末端与肛管的交接部空间狭小,加之其为一组环形凹陷,易受干硬粪便或粪便中的异物(鱼刺、竹签、骨头等)损伤,进而感染、化脓。 肛窦炎如未能及时治愈易导致肛周脓肿、肛瘘,产生肛周反复红肿、疼痛、溃脓等症状。

如果肛窦炎尚未达到手术治疗的程度,可根据医生指导采取保守疗法:花椒煮水或中药(防风、白芷、川椒、黄柏、陈皮、甘草各10克,蛇床子8克,苦参18克,黄连6克,水煎两次,并取汁500毫升,100毫升/次,兑半盆温水)坐浴局部。肛门内注水抗素软膏,每日2~3次。同时可口服新癀片4片,2次/日,饮后服。同时治疗引起该病的腹泻等肠道感染,或使用缓泻剂,如麻仁润肠丸等,使粪便排泄正常。

肛窦炎的大黄元明煎疗法

【功能主治】 功能清热燥湿,活血止痛。主治肛窦炎。

【处方组成】 大黄20克、元明粉50克、黄连20克、黄柏20克、乳香20克,水煎成400毫升,早晚2次灌肠,每次40-60毫升,肛内保留20分钟。

【临床疗效】 治疗10例,皆愈。

本病在临床上,以湿热下注,肛门热毒,阴虚内热和气虚下陷为多见。对不同的病因,则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清热利湿:凡出现肛门潮湿不适,偶有刺痛,便时加重,粘液量多,且大便次数增多;或腹痛即泻,泻下烙肛气秽,粪色黄褐;或心烦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滑的病人。多因湿热下注所致。

2、清热解毒:凡出现肛门灼痛,皮肤红肿、糜烂,并感疼痛。便时加重;或腹泻、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的病人,多因肛门热毒所致。治宜清热解毒。

3、滋阴清热:凡出现肛门不适,似痛非痛,似胀非胀,便时痛胀加重,粘液混有血丝,或手足潮热、盗汗、口干;或大便秘结,舌红苔黄或少苔,脉细数的病人,多因阴虚内热所致。治宜滋阴清热。

4、益气举陷:凡出现肛门坠肿不适,有时粘液溢出肛门外,质清稀;或面色恍白,少气懒言;或纳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弱的病人,多因气虚下陷所致。治宜益气举陷。

(责编:李雪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肛隐窝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肛隐窝炎的治疗:1.内治以清热利湿为主。2.外治保守治疗,无效或有合并症时,即采用手术治疗。辨证论治湿热下注【证候】常见肛门坠胀不适.或可出现灼热刺痛,便时加剧,粪便夹有黏液.肛门湿痒;伴口干、便秘;苔黄腻。脉滑数。【辨证】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厚味后气血瘀滞,络脉瘀阻.内化为湿热毒邪聚于肛门。气血运行不畅故可见肛门坠胀不适;重则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可出现灼热刺痛,便时加剧;湿热下注,故粪便夹有黏液,肛门湿痒;热伤津液,故可见口干、便秘;苔黄腻,脉滑数亦是湿热之象。【治则】清热利湿。【主方】止痛如神汤或凉血地黄汤加减。【处方】止痛如神汤:秦艽9g,桃仁9g,皂角刺9g。熟大黄9g,炒苍术5g,防风5g,酒炒黄柏5gt当归尾5g,泽泻3g,槟榔3g。凉血地黄汤:生地黄10g,当归10g,地榆10g,槐角10g,黄连10g,天花粉20g,升麻10g,赤芍10g,枳壳10g,黄芩10g,荆芥10g,甘草5g。病程观察湿热下注型肛隐窝炎中,便干太甚者。加火麻仁30g;瘀血重者,加川芎10g,红花10g;气滞者加木香10g,枳壳10g。预后转归一般来说,肛隐窝炎的预后较好。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宜早不宜晚。肛隐窝炎是引起肛门直肠外科疾病的原发病灶,若病程日久,极易引起肛痈、肛瘘、肛裂、肛乳头瘤等其他疾病,放肛隐窝炎的早期诊断治疗,是预防肛周疾病的关键,只要治疗恰当,也可获得痊愈。

Q:肛隐窝炎是什么病

您好,肛隐窝炎是肛隐窝、肛门瓣发生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又称肛窦炎,常并发肛乳头炎、肛乳头肥大。其特点是肛门部不适和肛门潮湿有分泌物。肛隐窝炎是肛周化脓性疾病的重要诱因,据统计,约85%的肛门直肠疾病(如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等)是由肛窦感染所引起的,因此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有积极的意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女性大于男性。

Q:肛窦炎如何治疗

您好,肛隐窝炎是肛窦炎的别称,它指的是肛门齿线附近的肛隐窝炎症性病变。肛窦炎虽然算不上大病,但是,却严重地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部分肛窦炎的病例治愈较困难。因此出现肛窦炎的症状,就要及早的采取治疗才是,肛窦炎要有保守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方法,具体如何治疗建议到肛肠专科医院,进一步的复查看下,确诊清楚后在针对性的治疗。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