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清代名医承淡安

转载 来源: 99健康网 2014/4/24 11:07:29

  承淡安(1899~1957),原名澹盦,江苏江阴人,后迁居无锡。1932~1933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先后出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医学校教授、校长等职。从事中医内科和针灸教学研究工作,1930年创办针灸研究社,参与研习者数千人,遍及国内及朝鲜、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国。1933年10月创办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针灸刊物《针灸杂志》。

  1933年扩建成针灸讲习所,1934年秋赴日本考察该国针灸现状和办学情况,从中发现了《铜人经穴图考》和我国早已失散的元代滑伯任的名著《十四经发挥》,使这部古典珍籍失而复得。他还被东京针灸高等学校赠予针灸专攻士学衔,是近现代国际针灸学术交流的第一位中国学者。回国后,他于1935年成立了针灸专科学校,1936年7月创办针灸疗养院。1937年2月讲习所更名为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先后培养学员3000多人。抗战8年中,他坚持行医、授课,分校遍及南方各省、香港和东南亚地区。制订了较为全面的针灸治疗伤寒的方法,在理论方面有很高造诣,如对《伤寒论》、经络、腧穴、针法等均有精辟论述。著有《伤寒论新注》、《中国针灸学》、《经穴图考》、《子午流注针法》、《经络之研究》、《针灸学讲义》、《简易灸治单方治集》等。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责编:张琴琴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简单介绍清代王洪绪西黄丸

西黄丸,是清代著名医家王洪绪所创,原载于《外科证治全生集·卷四》,为治疗乳岩、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之名方。现代主要用于恶性肿瘤及各种感染性疾病,以及某些证属痰火热毒积聚的疑难杂症。西黄丸是抗癌中成药的经典名方,遵循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祛邪与扶正相结合,在治疗局部肿瘤的同时,注重调动和提高人体自身的抗癌能力,增强机体免疫作用。西黄丸采用上等药材,结合现代工艺,充分保留了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临床主要用于各种癌症的治疗及辅助治疗,改善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意见建议:应以新鲜、易消化,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为主,新鲜蔬菜、水果每餐必备;多吃有一定防癌抗癌的食物,如菜花,卷心菜,西兰花,芦笋,豆类,蘑菇类等。

Q:舌头发白怎么回事?

舌苔是指舌面上一层薄垢,好像阴暗潮湿的地上生的苔藓一样。祖国医学认为舌苔的形成是脾胃生发之气的显现。清代医学家章虚谷说:“舌苔由胃中生气所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也。”清代另一位名医《察舌辨症歌)的作者吴坤安也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

Q:十大名医之祖是谁?

一、针灸之祖——黄帝,姓:姬,公孙 .氏:有熊、轩辕.氏:有熊、轩辕.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方法多用XXX,故对XXX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二、脉学介导者——扁鹊 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 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三、外科之祖——华佗 又名敷,字元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如醉肠洗涤,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四、医圣——张仲景 名机,汉末向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五、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 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时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六、药王——孙思邈 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辉县)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因治愈唐太宗唐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扯谎采“长生不老药”献皇上,偷跑了。监视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
  七、儿科之祖——钱乙 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辩证证治的范例。

  八、法医之祖——宋慈 宋朝福建人。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九、药圣——李时珍 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的艰苦,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被译为日、法、德、俄等国文字。
  十、《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它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又最简要的一种。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