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怎么办?

月经不调影响怀孕吗?

怎样做才能睡得香?

糖尿病吃什么好?

脖子酸痛是颈椎病吗?

最近搜索
热门搜索

秋季登山有什么注意事项

转载 来源: 99健康网 2014/10/5 8:20:06

秋高气爽,很多登山爱好者喜欢选择这个季节登山,秋季登山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秋季登山是广受大家青睐的一项休闲活动,它不仅可以使人们的工作压力得到充分释放,而且能使机体的心肺系统、运动系统得到相应的锻炼。但同时作为一项耗氧量较大、比较剧烈的运动方式,也潜伏着一定的危险,常见的伤害有高山反应、行走损伤以及生物伤害等,需要适当注意,做好防范。

准确评估量力而行

登山运动并不适宜所有人群。首先,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以及运动系统、高血压、冠心病等心功能代偿不全或者慢性呼吸功能代偿不全的患者不适宜登山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会加重心肺负担。其次,膝关节骨关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已接受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患有踝关节和足部疾病的患者也不建议进行登山运动,因为登山会增加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的负重载荷,加速关节软骨的皲裂、剥脱,增加关节滑膜的分泌,致使关节肿胀、疼痛加剧。第三,不经常锻炼的中年人、体质不好的老年人不适宜突然参加运动量大的登山活动,有的中年人工作压力较大并且长期缺乏锻炼,突然爬山,体力负荷加大,容易诱发心肺疾病;老年人在准备爬山前,最好先进行一些强度不大的运动,给身体一个缓冲和适应的过程。总之不论哪个年龄段的登山者,在登山的过程中都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速度,建议使心率保持在18次左右/10秒。

使用手杖避免损伤

登山过程中应穿舒适的软底防滑鞋,尺码要合适,足底、足尖或者足跟局部不要承受过多的压力,避免引起劳损造成局部疼痛。

登山过程中使用手杖是有益的。首先,使用手杖上山、下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体力,减轻膝关节和髋关节的负担,减轻腿部的压力,缓解腰部和肩部的疲劳感,这一点对于老年人非常实用和有益。其次,使用手杖可以增加行走的稳定性,正常行走时双下肢支撑身体,使用手杖则变为三点或者四点支持,可以有效防止跌倒。如果登山路程较长,则可以尝试使用带有弹力的绑带缠绕在小腿上或者穿弹力袜,这样能够加快下肢静脉血回流,防止登山后下肢肿胀。

秋季早晚温差大,登山过程中容易出汗,最好穿透气性较好的衣服,带一件保暖外套也是很有必要的。登山运动会消耗大量的热量和水分,要根据自身体能适当补充食物和水分。喝水最好多次少饮,一次进水太多会增加心血管的额外负担。尽量少带行李,轻装前进。建议使用双肩背包携带,这样会减缓疲劳。

跌伤后尽快消毒止血

登山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损伤,比较常见的有皮肤擦伤、关节扭伤以及跌伤等。若要防止这些损伤发生,首先要集中精力,提高警惕性。俗话说,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登山时千万不要东张西望,更不要追逐打闹。其次,要掌握登山要领,登山速度要适中,不要急于到达目的地,如果身体出现不适或者感到疲劳千万不要勉强,要想方设法到安全的地点休息。同时为了更好、更及时地处理意外损伤,出发前最好携带纱布、绷带、创可贴和云南白药、甲紫溶液等急救用品和药品。

当发生皮肤擦伤时,可使用清水冲洗,伤口涂擦甲紫溶液,使用创可贴等保护创面。当伤口较深伴有出血时,在用清水冲洗伤口后,可使用云南白药进行止血,再用纱布、绷带等包扎伤口;如果出血较快则要加压包扎伤口,然后及时下山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

关节损伤中以踝关节扭伤最为常见,多发生于足底踏空或足着落点的土块或石块突然松动时。发生踝关节扭伤后要及时制动,使用护踝、弹力绷带固定踝关节,防止损伤加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冰块冷敷,以减少毛细血管出血,防止关节肿胀加剧;下山后一定要到医院进行深入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骨折、韧带撕裂等严重损伤。

跌伤较易发生在下山时的陡坡或身体重心不稳时,且易发生软组织开放性创伤。应尽快清洗、消毒,并用纱布对伤口做初步包扎、止血;如果发生开放性骨折,骨折块暴露于伤口外面的时候,不要轻易将骨块回纳到伤口内,避免加重感染;处理好患者的伤口后,要使用木板、塑料板或者长木棍、树枝等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起来;如果是下肢骨折,可以将患侧肢体和健侧肢体捆绑在一起,以充分制动、减轻疼痛,避免损伤加重,这样也便于对患者进行转运。怀疑合并脊柱骨折的患者,应该仰卧在硬木板或担架上,躯干四周用衣服、被单等垫好,不要随意让患者活动,也不要翻动患者,避免加重脊髓的损伤,预防截瘫的发生。怀疑颈椎骨折时,需在头颈两侧置一枕头或扶持患者头颈部,不使其在运输途中发生晃动,再用平木板固定送到医院做进一步处理。

(责编:黄莹 )

展开剩余内容
相关问答
Q:秋季养生如何预防抑郁

秋季养生如何预防抑郁,首先,生活规律不要随意打破,心情不好,该做什么还是得做什么。其次,要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和豆类等。还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等,秋天宜登高远足,是登山活动的黄金季节,于群山环绕中,置身天地间,可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

Q:秋季养生要注意哪些?

你好,中医认为,秋季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肺主秋,肺气虚,则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下降,易生悲伤;肺主养收,所以肺要以养为原则,适当进补,才能长寿健康。 秋季养生主要有以下几点。 起居:要早睡早起,注意添加衣物,防止因受凉伤及肺部。 锻炼:要增加户外运动。秋季是外出锻炼的大好季节,每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项目,如登山、太极、游泳、单车等,可促进心肺功能。 饮食:要少辛多酸。多吃酸的,如苹果、橘子、山楂、猕猴桃等,能收敛肺气;少吃葱、姜等辛辣食物,可避免发散泻肺。银耳、豆腐、百合、蜂蜜、糯米、粳米、豆芽等,也有润肺作用。此外,秋季主养收,可适当进补,经常吃些山药、鸡汤、骨汤等,但切忌进补过量,伤害脾胃。 喝水:每天至少600毫升。干燥的秋天使人的皮肤日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秋天必须补水。通常,秋季每天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才能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但要注意多次少量。 练功:拍胸练呼吸。每晚临睡前,坐在椅子上,身体直立,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全身放松,吸气于胸中,同时抬手用掌从两侧胸部由上至下轻拍,呼气时从下向上轻拍,持续约10分钟。 此外,秋季主养收,可适当进补,经常吃些山药、鸡汤、骨汤等,但切忌进补过量,伤害脾胃。 祝健康!

Q:秋季应如何保健养生,有什么保健的方法?

1、注意早睡早起忌熬夜 秋季一到,随着日照时间改变,作息时间也需做出相应调整。秋季中,日常起居生活应该提倡顺应自然节气早睡早起。早睡顺应阴精收藏,以养“收”气,早起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 2、秋季养生 切忌剧烈运动 夏季运动有助于气血向外而顺应夏季“长养”之气,秋季养生运动则应适当调整而不至于影响气血的内收。因而,秋季运动需讲究适度有节,切勿剧烈运动,运动时长一般为半小时左右。秋季养生运动项目可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常见的运动项目有跑步、爬山、散步、登高、踩单车等。 3、秋季养生 中医拔罐祛湿不宜多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中医养生,比如夏季很多人都喜欢通过拔罐来达到祛湿的效果,但是秋季养生并不可过多过频,因拔罐时气血有所耗散,秋季以收养为主,拔罐应适当减少。针灸跟按摩保健项目则可以根据个人机制进行选择。

推荐视频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更多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