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蒲桃壳
药性:热
药味:甘
功效主治: ①《纲目拾遗》:止呃忒。②《本草再新》:暖胃健脾。治肺虚寒嗽,破血积疽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浸酒。
主要成分:树皮含鞣质、生物碱。根皮含蒲桃碱及油树脂、生物碱等
来源:为拂金娘科植物蒲桃的干燥果皮。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成四片,去核,晒干。
性状鉴别:干燥果皮为不规则卷缩瓤状块片,长约2.5~4厘米,宽约1.5~2厘米。外表红棕色或棕褐色,暗淡无光泽,皱缩,并有细微皱纹;较为幼小的果实,外表具明显的圆点状皮孔。内表面浅黄棕色。果皮厚约1毫米,顶端带有宿萼,中心有细长的干枯花柱,长约0.5~1厘米。质脆易碎,遇潮稍韧。气微,味淡。以肉厚、色黄、干燥者为佳。
药理作用:树皮及根的煎剂有收敛作用,可用于痢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