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麻根说明书
中药名称:苧麻根
别名:苧根(《别录》),苧麻头(《南宁市药物志》)。
药性:
药味:
功效主治: 清热,止血,解毒,散瘀。治热病大渴、大狂,血淋,癃闭,吐血,下血,赤白带下,丹毒,痈肿,跌打损伤,蛇虫咬伤。①《别录》:主小儿赤丹;渍苧汁疗渴,安胎。②《日华子本草》:治心膈热,漏胎下血,产前后心烦闷,天行热疾,大渴大狂,罯毒箭、蛇虫咬。③《本草图经》:主白丹,浓煮浴之,日三、四。④《本草备要》:补阴,破瘀,解热,润燥。治痈疽,发背,金疮,折伤,鸡、鱼骨哽。⑤《纲目拾遗》:治诸毒,活血,止血,功能发散,止渴,安胎;涂小儿丹毒,通蛊胀,崩漏,白浊,滑精,牙痛,喉闭,骨哽,疝气,火丹,疖毒,胡蜂、毒蛇咬,发背,疔疮,跌扑损伤。⑥《分类草药性》:疗砍伤、跌扑,敷续筋骨;疯狗咬伤。⑦《现代实用中药》:根、叶并用,治肛门肿痛,脱肛不收。⑨《南宁市药物志》:治小儿麻疹,创伤出血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5钱;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主要成分:根含酚类、三萜(或甾醇)、绿原酸。全草和种子含氢氰酸。
来源:为荨麻科植物苧麻的根。冬、春采挖,除去地上茎和泥土,晒干。
性状鉴别:干燥根呈不规则圆柱形或稍带扁圆形,略弯曲,长6~10厘米,直径,1~2厘米。外皮灰棕色,极粗糙。有突起的根痕和许多疣状凸起,皮部有时脱落而呈现棕褐色或棕黄色的纤维状。质硬体轻,断面纤维性,略有粉质,嫩者实心,有时可见中间有数个同心环纹,老者空心。气微,味淡,嚼之略有粘性。以灰棕色、条匀、坚实者为佳。
药理作用:①《本草经疏》:苧根,《别录》在小儿赤丹,为其寒能凉血也。渍苧汁疗渴者,除热之功也。《日华子》用以治心膈热,漏胎下血,胎前产后心烦,天行热疾,大渴发狂,及罯毒箭、蛇虫咬,皆以其性寒能解热凉血故也。②《本草述》:苧根,丹溪谓其大补阴而即行滞血,足以补为行也。夫甘寒之药能泻火,此味止血淋、治丹毒,或入血分而泻热乎?但就其安胎治漏血尤效,则补阴活血之功,又岂徒以泻热与他味问论乎。……其和血便在补阴,而能行能止之故可以思矣。③《本草正义》:白苧性寒,古方多言其主治小便不通,五淋热结等证,则有泄热通利之力,是以《日华本草》谓其甘寒而滑。乃近人偏以为安胎之用,实则既寒且滑,必非胎动者所宜;且根主下行,尤为妊娠禁品。考古今医药诸书,惟《梅师集验方》用以治胎动忽下黄汁,此外殊不多见,丹溪且言其行滞血,则更与胎动大相刺谬,又何可为安胎套药耶。
注意事项:《本草经疏》:胃弱泄泻者勿服;诸病不由血热者,亦不宜用。
临床作用:①治五淋:苧麻根两茎,打碎,以水一碗半,煎取半碗,频服。(《斗门方》)②治血淋,脐腹及阴茎涩痛:麻根十枚,捣碎,以水二大盏,煎取一大盏,去滓,分为二服,如人行十里再服。(《圣惠方》)③治小便不通:㈠苧麻根,洗,研,摊绢上,贴小腹连阴际。(《摘元方》)㈡麻根半两,蛤粉半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空心,以新汲水调下二钱。(《圣惠方》)④治叶:血不止:苧麻根、人参、白垩、蛤粉各一分。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糯米饮调下,不拘时候。(《圣济总录》苧根散)⑤治肠风:苧麻根四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⑥治习惯性流产:苧麻干根一两,莲子五钱,怀山药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⑦治妊娠胎动,忽下黄汁如胶,或如小豆汁,腹痛不可忍者:苧根去黑皮,切二升,银一块,水九升,煮四升。每服以水一升,入酒半升,煎一升,分作二服。一方不用银。(《梅师集验方》)⑧治血热崩漏:苧麻干根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⑨治哮喘:苧麻根和沙糖烂煮,时时嚼咽下。(《医学正传》)⑩治痰哮咳嗽:苧根,煅存性为末,生豆腐蘸三、五钱食;未全可者,以肥猪肉二、三片蘸食。(《医学正传》)⑾治白丹:苧根三斤,小豆四升。水二斗,煮以浴,日三、四遍。(《备急方》)⑿治痈疽发背,或发乳房初起微赤:捣苧根敷之,数易。(《梅师集验方》)⒀治跌打闪挫:大鲫鱼一尾,独核肥皂一个,胡椒七粒,黄栀子九个,老姜一片,葱头三个,野苧麻根一段,干面一撮,香糟一团,绍酒随数用,同前药合捣如泥,炒热熨敷患处,外用布包扎紧,次日青出。(《纲目拾遗》)⒁治跌扑:野苧根一两,捣碎,好酒煎服,尽量饮醉。(《百草镜,)⒂治蛇咬伤:鲜苧麻根,捣烂罨包。(《浙江民间草药》)⒃治鸡鱼骨哽:苧麻根捣汁,以匙挑灌之。(《谈野翁试验方》)
苧麻根用药指南
苧麻根同效药材
苧麻根同归经药材
苧麻根同药性药材
苧麻根同药味药材
问问医生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
推荐医院 推荐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