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羊骨
归经:肾经
药性:温
药味:甘
功效主治: 补肾;强筋骨;止血。主虚劳赢瘦;3腰膝无力;筋骨挛痛;耳聋;齿摇;膏淋;白浊;久泻久痢;月经过多;鼻衄;便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煮粥,1具;或浸酒;或煅存性入丸散。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撒、擦牙。
主要成分:山羊中绵羊的骨骼因部位、年龄等不同,骨的化学组成亦有差别。其中变化最大的是水分与脂类。骨质中含有在量的无机物,其中一半以上是磷酸钙,此外尚含少量碳酸钙、磷酸镁和微量的氟、钠、钾、铁、铝等。氟含量很汪,但它是骨的重要成分。骨的有机物是骨胶原(ossein)、骨类粘蛋白(osseomucoid)、弹性硬蛋白(elastin)样物质,尚有中性脂肪(量比较多)、磷脂和少量的糖原等。
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骨骼。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aprahircusLinnaeus2.OvisariesLinnaeus采收和储藏:宰羊时取骨骼鲜用,或冷藏、烘干。
药理作用:
从羊骨中可提取骨基质明胶(BMG)和骨形成蛋白(BMP)。BMG和BMP的骨诱导作用,参见猪骨条和牛骨条的药理作用。
注意事项:素体火盛者慎服。
临床作用:1.《别录》:主虚劳,寒中,羸瘦。2.《千金·食治》:头骨:主小儿惊癎。3.《唐本草》:头骨:疗风眩,瘦疾。4.《日用本草》:胫骨:治牙齿疏活、疼痛。5.《饮膳正要》:尾骨:益肾明目,补下焦虚冷。6.《纲目》:脊骨:补肾虚,通督脉,治腰痛下痢。胫骨:主脾弱,肾虚不能摄精,白浊。除湿热,健腰脚,固牙齿,治误吞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