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榧子
归经:脾经
药性:平
药味:甘
功效主治: 杀虫,消积。虫积腹痛,食积胀满,便秘等症。
治疗疾病:蛔虫病、胆道蛔虫病
用法用量:常量每次30~40个或9~15g,单用大量可每日50~100个,或30g左右,炒熟嚼烂吞服较好。
主要成分:含脂肪油、鞣质、挥发油。
来源:为红豆杉科常绿乔木香榧除去外种皮的干燥成熟种子。野生或栽培。
性状鉴别:榧子呈卵圆形,长2~4厘米,中部直径1.2~2.5厘米,底端钝圆,先端突尖。内种皮土棕色,具不规则凸起的纵棱多条,质坚硬而脆,厚约1毫米,易砸碎。内含种仁一粒,外被棕褐色或乌黑色膜质的外胚乳,皱缩不平滑。内胚乳厚大。质坚硬,断面油浸养黄白色。气微,味香淡微涩。以个大,壳薄,种仁饱满者为佳。
注意事项:1、榧子的来源《浙江中药手册》及《中药志》均定为紫杉科植物榧树的成熟种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定为红豆杉科植物香榧。
临床作用:榧子药性温和、药力可靠,广泛用于驱除多种肠道寄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