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温 | 温 |
药味 | 甘 | 辛 |
归经 | 胃经 |
主要成分 | 含挥发油,其中有乌药烷、乌药烯、乌药醇等。 | |
用法用量 | 内服:嚼食或煎汤,15-30g. | 3~12g。 |
注意事项 | ||
临床应用 | ①治膀胱疝气:山荔枝果一两。煎水服。②治食积腹胀:山荔枝果和根各一两。煎水服。③治小便不利:山荔枝果和根各五钱。煎水服。(选方出《贵州草药》) | 前任认为本品“不刚不燥”,且镇痛作用较强,能“通理上下诸气”。现代广泛用于由气滞、气逆引起的腹部痛证,尤以治下腹胀痛效果更佳。 |
功效主治 | 理气;消食;利尿。主疝气;食积;小便不利 | 舒气、温中、散寒、止痛。胸胁胀痛,脘腹冷痛,反胃吐食,小便频数,上气喘急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