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温 | 寒 |
药味 | 辛 | 辛 |
归经 | 肺经 | 肺经 |
主要成分 | 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为香薷酮、倍半萜烯等。 | 含牛蒡甙,又含脂肪油20~30%。 |
用法用量 | 3~9g。 | 4.5~9g |
注意事项 | 香薷主要为本文所列的两种,前者称白花香薷,后者称青香薷;无花香薷,主销全国多数地区,京津两者同等药用。此外,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则以同植物“牛至”的干燥全草作香薷用,本品在江西称白花茵陈,主销出口,特征是茎四棱形,被白色柔毛,叶对生,卵圆形,全缘或偶有锯齿,两面有油点。多不具花,气香,味辛凉。新疆产销的为萼果香薷。 | 凡泄泻、痘症虚寒、气血虚弱,都忌用牛蒡子;即使在风温表症需要辛凉疏散,但如表现有大便便溏者(大便不成形,水分多,排便次数多),也不要用。应改用薄荷、蝉蜕较合适。牛蒡子的叶片、药材称大夫叶,有散风止痒,消炎解毒的效用。 |
临床应用 | 主要用作夏令的解表药,故前人有谓“夏月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 | 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和解毒作用,尤其适宜以下两种情况。 |
功效主治 | 发汗解暑,和中利湿。伤暑,形寒无汗,腹痛吐泻,水肿,脚气。 | 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感冒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痈肿疮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