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分 |
根茎含副绵马素(paraaspidin),白绵马素(albaspidin),绵马酸(filixicacid),黄绵马酸(flavaspidicacid)即黄绵马酸(flavaspidicacid)BB,低绵马素(desaspidin)BB,绵马酚(aspidinol),十三烷(tridecane),十四烷(tetradecane),十五烷(pentadecane),十六烷(hexadecane),1-十七烯(1-heptadecene),2,6-二正丁烷基对甲苯酚(2,6-di-n-butyl-p-cresol),肉豆蔻酸(myristicacid),棕榈酸(palmitic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山萮酸(behenicacid),角鲨烯(squalene)。 |
含原白头翁素,皂甙等。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2-4g。 |
内服:煎汤,15-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
注意事项 |
本品有毒,宜慎用。孕妇禁服。 |
白头翁虽然对急性,慢性阿米巴痢疾者都有良好效果,但如下痢已久,元气已衰,脾胃欠佳者不要用白头翁,必需用时也要在白头翁汤基础上,再加党参、白术。据《中药志》第一册白头翁项下记述,各地所售白头翁,据文献及收集到地样品,约20种以上。又据1972年出版的《中药鉴别手册》第一册白头翁项下记述,仍存在混乱现象,摘抄如下:甘肃地区使用地产的毛莨科植物大火草和野棉花根作白头翁。中南、西南、华东及内蒙(锡盟)地区使用蔷薇科委陵菜的根或带根全草作白头翁。河南、安徽、江苏、江西、广东、广西,使用蔷薇科翻白草作白头翁。内蒙(巴盟呼市)河南,陕西(个别地区),江苏(盐城南通淮阴),湖南(零陵衡阳),使用菊科植物漏芦的根作白头翁。云南使用菊科植物毛大丁草的根或全草作白头翁。 |
临床应用 |
|
主要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即湿热毒痢,大便有脓血或纯血,腹痛,肛门灼热,里急后生,兼有发热。治细菌性痢疾也有效。可单用,更常是配秦皮、黄连、黄柏同用,方如白头翁汤。对产后血虚下痢,可再加甘草、阿胶,即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
功效主治 |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驱虫;利水消肿。主感冒发热;乙脑;痄腮;麻疹;崩漏;肠寄生虫病;水肿;小便不利 |
凉血、清热、解毒。热毒血痢,温疟,血衄,痔疮出血等症。治阿米巴痢疾有特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