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平 | 寒 |
药味 | 酸 | 甘 |
归经 | 肾经 | 肾经 |
主要成分 | 含熊果酸,原儿茶酸、鞣质、黄酮甙及糖类等。 | |
用法用量 | 根:3~5钱,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鲜根捣烂敷患处。叶、幼枝: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煎水洗患处。 | |
注意事项 | ||
临床应用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色链球菌、卡他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 |
功效主治 | 根:止泻,安神,止痛,散结。用于腹泻,神经功能症,筋骨疼痛;外用治颈淋巴结结核。叶、幼枝:解湿毒,祛腐生肌。用于天疱疮,顽癣,皮肤湿疹,疮痈溃烂,烧烫伤。 | 补肝肾、续筋骨、活血止痛。腰膝筋骨酸痛,外伤瘀血作痛,肾虚久泻,耳鸣,牙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