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温 | 温 |
药味 | 辛 | 辛 |
归经 | 心经 | 肝经 |
主要成分 | 种子、球茎、叶、茎含秋水仙碱(colchicine),角秋水仙碱(cornigerine),β-光秋水仙碱(β-lumicolchicine)及N-甲酸-N-去乙酰秋水仙碱(N-formyl-N-deacetylcolchicine)等多种生物碱。 |
核含肥皂草素及脂肪。 |
用法用量 | 内服:研末,0.3-0.6g,同蜂蜜蒸。外用:适量,鲜品捣烂,醋调敷。 |
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敷或干撒。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 |
注意事项 | ||
临床应用 | ||
功效主治 | 散结止痛。主乳腺癌;鼻咽癌;唾腺肿瘤;瘰疬;皮肤肿块;痛风 |
止血,定痛,理气,化湿。治创伤出血,疝气,瘰疬,疥癣,湿疮。①《滇南本草图说》:治瘿疾。’②《医学入门》:烧烟熏鼻,治流涕不止。③《纲目》:治狐臭,龙眼核六枚同胡椒二七枚研,遇汗出即擦之。④《本草再新》:治瘰疬,消肿排脓拔毒。并治目痰。⑤《岭南采药录》:疗疝气,敷疮癣,又止金疮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