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寒 | 平 |
药味 | 苦 | 甘 |
归经 | 胆经 |
主要成分 | 含青蒿素、挥发油和苦味质等。 | |
用法用量 | 常用量3~9g,为加强解热作用,有时须用15~24g。 | 全草1~2两,水煎服;外用鲜全草加红糖适量,捣烂外敷。 |
注意事项 | 江苏、上海等地以牡蒿作青蒿用,山东地区用茵陈蒿作青蒿用。品种比较混乱。 | |
临床应用 | 主要用于清热虚热河暑热。前人的经验说:“青蒿为清热凉血退蒸之良药”,现代实践也主要是用于血虚而有热者。 | |
功效主治 | 清热凉血,解暑除蒸。暑邪发热,阴虚发热,疟疾,骨蒸劳热。 | 清热解毒,化湿。主治急、慢性痢疾,目赤肿痛;外用治痈疮肿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