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寒 | 平 |
药味 | 苦 | 淡 |
归经 | 胆经 | 肺经 |
主要成分 | 含青蒿素、挥发油和苦味质等。 | 地上部分含挥发油、内含抗菌有效成分癸酰 乙醛(deCanoy acetaldehyde),月桂醛(lauric aldehyde),a-蒎烯(a-pinene)和芳樟醇(linlool),前两者并有特异臭气。还含甲基正壬基甲酮( methyL-n-nonylketone),樟烯(camphene),月桂烯 (myrcene),柠檬烯(limonene),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丁香烯(caryophellene)。通常所说的鱼腥草素指的是癸酸乙醛的亚硫酸氢销的加成物。另含阿福甙(afzelin),金丝桃甙(hy-perin),芸香甙(rutin),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以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acid)。叶含槲皮甙(qUercitrin),花和果穗含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 |
用法用量 | 常用量3~9g,为加强解热作用,有时须用15~24g。 | 内服:煎汤,15-25g,不宜久煎;或鲜品捣汁,用量加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
注意事项 | 江苏、上海等地以牡蒿作青蒿用,山东地区用茵陈蒿作青蒿用。品种比较混乱。 | 1.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2.《名医别录》:多食令人气喘。 3.孟诜: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 |
临床应用 | 主要用于清热虚热河暑热。前人的经验说:“青蒿为清热凉血退蒸之良药”,现代实践也主要是用于血虚而有热者。 | |
功效主治 | 清热凉血,解暑除蒸。暑邪发热,阴虚发热,疟疾,骨蒸劳热。 |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哦;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