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温 | 温 |
药味 | 辛 | 辛 |
归经 | 肾经 | 肝经 |
主要成分 | 含挥发油,主要为姜黄酮、芳香姜黄酮、姜烯等。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5钱。 |
3~9g |
注意事项 | 1、药用以片姜黄为主,姜黄多作食品染料。 | |
临床应用 | 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在行血镇痛上有其特长,常与黄芪、桂枝、白芍等配伍,方如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肩关节周围炎用此方,也有一定效果。 | |
功效主治 | 补肝肾,和气血,利小便。治云翳遮睛,夜盲,水肿,气种,血肿。①《滇南本草》:治一切眼目云翳遮睛。又能救一切水肿,气肿,血肿。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补肝肾,调和气血,利尿。 |
行气破瘀,通经。经闭腹痛。徽瘕积聚,肩臂痹痛,外伤瘀血肿痛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