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热 | 寒 |
药味 | 甘 | 苦 |
归经 | 肝经 | 肝经 |
主要成分 | 地上部分含阿古林(aguerin)A、B,洋蓟苦素(cynaropicrin),盐地毛菊内酯(eleganin)。 |
大叶白蜡树皮含七叶树甙。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水含漱或丛浴。 |
3~15g。 |
注意事项 | 核桃科核桃楸皮呈卷筒状或长条形,厚约1毫米,长多在1米以上。外表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密生多数小圆点状皮孔。嫩皮上常有三角形(猴脸状)叶柄痕。内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平滑质坚韧(过去多代麻绳用结扎党参)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气微,味苦。水浸液呈淡黄绿色,无荧光。 | |
临床应用 | 主要用于治疗菌痢,疗效较好,接近于合霉素。配白头翁、黄柏,或配苦参、木香,方如秦皮苦参汤。 | |
功效主治 | 清热燥湿;泻炎解毒。主湿热带下;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
清燥湿、清肝明目、止痢。湿热下痢、目赤肿痛、生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