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平 | 温 |
药味 | 甘 | 甘 |
归经 | 肾经 | 大肠经 |
主要成分 | 绿刺参干皮肤含23ξ乙酰氧基-17去氧-7,8-二氢海参甙元(23ζ-acetoxy-17-deoxy-7,8-dihydroholothurinogenin)。绿刺参甙(stichlorosides)A1、B1、C1、D1及A2、B2、C2。刺参甙(stichoposide)A、B、D、E,羊毛甾烷型皂甙(lanostane-type saponins)和海holothrin参A,B,C等。刺参含酸性粘多糖(acid mucopolysaccharide)。 | 主要成分为水化硅酸铝[Al4(Si4O10)(OH)8·4H2O],尚含相当多的氧化铁(Fe2O3)等物质,其组成如下:硅42.93%,铝36.58%,氧化亚铁(FeO)4.85%,锰4.85%,镁及钙0.94%,水分14.75%。另外,还含有钛、镍、锶、钡等微量元素。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煮食,15-30g;9-15g。外用:适量,研末敷。 ①治腰痛、梦遗、泄精:海参一斤,全当归(酒炒)、巴戟肉、牛膝(盐水炒)、破故纸、龟版、鹿角胶(佯化)、拘棍子各四两,羊肾(去筋生打)十对,杜仲(盐水炒)、菟丝子各八两,胡桃肉一百个,猪脊髓十条(去筋)。共研细末,鹿角胶和丸。每服四钱,温酒送下。(《中国医学大辞典》海参丸) ②治虚火燥结:海参、木耳(切烂),入猪大肠煮食。(《药性考》) ③治休息痢:海参每日煎汤服。(《纲目拾遗》) |
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
注意事项 | 脾虚不运、外邪未尽者禁服。 | 有湿热积滞者忌服。孕妇慎服。《本草经集注》:恶大黄,畏芫花。《药性论》:恶松脂。《日华子本草》:畏黄芩、大黄、官桂。《本草经疏》:火热暴注者不宜用。滞下全是湿热,于法当忌,自非的受寒邪,下痢白积者不宜用。崩中法当补阴清热,不可全仗收涩;滞下本属湿热积滞,法当祛暑除积,止涩之药,定非所宜,慎之慎之。 不宜与肉桂同用。 |
临床应用 | ||
功效主治 | 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止血。主精血亏损;虚弱劳怯;阳痿;梦遗;肠燥便秘;肺虚咳嗽咯血,肠风便血,外伤出血 |
涩肠,止血,生肌敛疮。久泻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带下;外治疮疡久溃不敛,湿疮脓水浸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