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凉 | 寒 |
药味 | 甘 | 苦 |
归经 | 心经 | 心经 |
主要成分 | 黄葵叶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花含β-谷甾醇,杨梅树皮素(myricetin),杨梅树皮素-葡萄糖甙(myricetin-glucoside)。干果壳含β-谷甾醇。种子含a-脑磷脂(a-cephalin),磷脂酸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磷脂酸丝氨酸缩醛磷脂(phosphatidylserine plasmalogen)和胆碱缩醛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 plasmalogen)。 黄葵还含菜油甾醇(campesterol),谷甾醇(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胆甾醇(cholesterol)及麦角甾醇(ergosterol)。[5] 干叶中含有β-谷甾醇及其β-D-葡萄糖甙。鲜花瓣中含有β-谷甾醇和杨梅树皮素及其葡萄糖甙。干的果实外皮中仅有β-谷甾醇。种子中含α-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及其缩醛磷脂和胆碱缩醛磷脂,并含有麝香样香气的麝香梨内酯。 |
含连翘酚、齐墩果酸,以及一种甾醇化合物并含有大量维生素P。 |
用法用量 | 内服: 3~5钱。叶外用适量敷患处。花浸油外搽。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
9~15g。处方举例:1、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牛蒡子9g、连翘9g、薄荷3g(后下)、栀子9g、丹皮6g、石斛9g、玄参9g、夏枯草12g,水煎服,治因风热而引起的颈项部痈肿,有咽喉肿痛者尤为适用。2、连翘双黄膏:连翘、黄柏、黄芩、五味子各15g、冰片1.5g,共研细末,加凡士林100克调匀,制成软膏,外用治疖肿初起。附:连翘心为连翘的种子,味苦,含挥发油,研碎后发出芳香气味。连翘心具有中枢兴奋作用,温热病神昏谵语时用之,配莲子心等,方如清宫汤。见竹叶卷心项下。由于连翘心有兴奋中枢的作用,当连翘壳沾有连翘心成分时,服后有时会引起失眠,此外,连翘心还有健胃、止吐的作用。用量3~6g。注意:处方要写清楚,用连翘壳时写“连翘”,用其种子时写“连翘心”,壳和种子都用时写“带心连翘”。 |
注意事项 | 1.脾胃虚弱,气虚发热,痈疽已溃、脓稀色淡者忌服。 2.《本草经疏》:痈疽已溃勿服,大热由于虚者勿服,脾胃薄弱易于作泄者勿服。 | |
临床应用 | 为治疗热病和疮痈的重要药物。 | |
功效主治 | 清热解毒;下乳通便。主高热不退;肺热咳嗽;痢疾;大便秘结;产后乳汁不通;骨折;痈疮脓肿;无名肿毒及水炎烫伤 |
清心解热,消肿散结,利尿。外感风热,急性热病初起。烦热神昏,痈肿疮毒,瘰疠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