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温 | 平 |
药味 | 苦 | 辛 |
归经 | 脾经 | 三焦经 |
主要成分 | 全草含脱植基叶绿素素(chlorophyllide)a,粉苞苣甾醇(chondrill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二十(烷)醇(eicosanol),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glycerol),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 | 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香附稀,香附醇,并含脂肪酸等。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0g。 | 6~9g。 |
注意事项 | ||
临床应用 | 前人称本品为“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广泛用于气郁所致的疼痛,尤其妇科病症和月经不调。 | |
功效主治 | 燥湿止带;行气活血。主带下色白;产后恶露不尽 |
理气解郁,调经,止痛。肝胃不和,气郁不舒,胸腹胀满,月经不调,痛经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