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寒 | 平 |
药味 | 苦 | 苦 |
归经 | 脾经 | 心经 |
主要成分 | 含苦木西藏(picrasidine)I、J、K、T。 | 木质部主要含环常绿黄杨碱 (cycloviro- buxine) D、C,环原黄杨碱(cycloprotobuxamine)A、C。叶含黄杨胺醇碱(buxaminol)E,环朝鲜黄杨碱(cycokorea-nine)B,黄杨酮碱(buxtauine),环常绿黄杨碱D,黄杨胺碱(buxamine)E,环小叶黄杨碱(buxpiine)。茎叶含坏原黄杨酰胺(cycloprotobuxinamine),小叶黄杨碱 (buxmicrophylline)A,黄杨酮碱(buxtauine)M,异东在菪素(isoscopoletin),表羽扇豆醇(ePi-lupeol)。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9g;研末,每次1.5-3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撒。 |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 治跌打损伤: 一、黄杨木泡酒服。 (《四川中药志》)二、黄杨木干枝叶一两,青石蚕(水龙骨)四至五钱,嫩竹叶、厚朴各三至四钱。水煎,早、晚空腹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
注意事项 | 孕妇忌服。 | |
临床应用 | ||
功效主治 | 清热燥湿;解毒杀虫。主湿疹;疮毒;疥癣;蛔虫病;急性胃肠炎 | 祛风除湿;理气;止痛。主风湿痹痛;胸腹气胀;疝气疼痛;牙痛;跌打伤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