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寒 | 寒 |
药味 | 甘 | 苦 |
归经 | 胃经 | 胃经 |
主要成分 | 种子含葡萄糖糖芥甙Erysimoside,组成是毒毛旋花干甙元-洋地黄毒糖-葡萄糖)。全草中曾分离出糖芥甙(Erysimin,即七里香甙甲Helveticoside)。全草含桂竹香糖芥草甙(erychroside)、桂竹香糖芥草醇甙(erychrosol)、及杂糖甙B,C等,还含糖芥甙(erysimoside)、黄麻甙A(corchorosideA)、木糖糖芥草醇甙(erychrorol)、糖芥心甙(erycordin)、桂竹得糖芥甙(erythrisde)等强心甙类化合物。种子含多种强心甙:糖芥甙(erysimoside)、糖芥醇甙(erysimosol)、灰毛糖芥甙(canesein)、桂竹香糖芥草甙、糖芥毒醇甙(helveticosol)、黄麻甙A、桂竹香糖芥甙、糖芥甙、糖芥心甙、糖芥心次甙(desglucerycordin)。杂糖甙B和C(heterosideBC)。 | |
用法用量 | 内服:适量,作食品。 | 内服:煎汤,6-9g;研末服,0.3-1g。 |
注意事项 | ||
临床应用 | 《西藏常用中草药》:清血热,镇咳,强心。洽虚疡发热,肺结核咳嗽,久病心力不足,能解肉毒。 | |
功效主治 | 健胃和中;生津止渴。主食欲不振;消渴 | 健脾和胃;利尿强心。主脾胃不和;食积不化;及心力衰竭之浮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