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寒 | 凉 |
药味 | 苦 | 甘 |
归经 | 肝经 | 脾经 |
主要成分 | 支柱蓼根茎中含大黄素(emodin),大黄酸(rhein),大黄酚(chrysopharol)及大量鞣质[1]。 |
根含生物碱、鞣质、淀粉、熊果酚甙。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研末。 | 内服:煎汤。外用:捣敷。 |
注意事项 | ||
临床应用 | ||
功效主治 | 散血,止血,行气,调经。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 | 止血,消肿,定痛。治吐血,衄血,外伤出血,筋骨伤痛。①《南京民间药草》:治吐血。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止血镇痛。止吐血,因伤咯血,衄血,肺病喀血,镇咳。外用止刀伤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