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平 | 平 |
药味 | 甘 | 甘 |
归经 | 心经 |
主要成分 | 叶含木犀草素(luteolin),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3-O-阿拉伯糖甙(quercetin-3O-glucoside),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3-O-阿拉伯糖甙(quercetin-3-O-arabinoside),芹菜素-7-O-新陈皮甙(api-genin-7-O-neohesperidoside)。 根含1-羟基-2,3,5-三甲氧基呫吨酮(1-hydroxy-2,3,5-trimethoxyxanth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棕榈酸(palmitic acid)[1],独一味素(lamiophlomiol)A、B、C等。 地上部分含山栀甙甲酯(shanzhiside methyl ester),8-O-乙酰基山栀甙甲酯(8-O-acetylshanzhiside methyl ester),胡麻属甙(sesamoside)。 |
花含藏红花素约2%,系藏红花酸与二分子龙胆二糖结合而成的酯,又含藏红花酸二甲酯、藏红花苦素约2%、挥发油0.4~1.3%(主要为藏红花醛。藏红花醛系藏红花苦素水解生成的。藏红花素和藏红花苦素可能结合为原藏红花素而存于生药中。又含丰富的维生素B2。球茎含葡萄糖、氨基酸、皂甙。 |
用法用量 | 内服:浸酒或作散剂,3-6g。 |
煎汤,1~2钱;或浸酒。 |
注意事项 | 《四川中药志》:无瘀滞及孕妇勿服。 | |
临床应用 | 1.对子宫有兴奋作用。 2.对气管、血管、肠管平滑肌有兴奋作用。 |
|
功效主治 |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跌打;筋骨疼痛;关节肿痛;痛经;崩漏 |
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 ①《饮膳正要》:主心忧郁积,气闷不散,久食令人心喜。 ②《品汇精要》:主散郁调血,宽胸膈,开胃进饮食,久服滋下元,悦颜色,及治伤寒发狂。 ③《纲目》:活血,又治惊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