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寒 | 平 |
药味 | 甘 | 甘 |
归经 | 肝经 | 肾经 |
主要成分 | 茎含水分14.86%、灰分1.82%。1%盐酸可溶物11.01%、粗蛋白质1.19%、粗纤维素49.69%。 | 含麦角甾醇、无晶形多糖类,以及微量生物素。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2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捣汁涂;或煎水含漱。 | 6~15g。 |
注意事项 | 《本草用法研究》:阳虚脾弱无实热者,忌用。 | 猪苓没有补性。服用过多易致利尿过甚而伤阴(有口干、烦躁等症状),因此,如平时小便量多者不宜服。又凡须利尿但不宜过于疏泄者,用茯苓而不用猪苓。 |
临床应用 | 1、用于治疗水肿,由于其药性比茯苓稍凉些,故适用于有水肿而稍偏于热的患者。例如肾炎浮肿而有热者,可用猪苓利尿而清热,配茯苓、泽泻、滑石等中强去湿泻热作用,方如猪苓汤。如浮肿严重,可再加车前子、牛膝。 | |
功效主治 | 清热解毒;止渴;利尿。主热病;烦闷消渴;痈肿疔毒;丹毒;崩漏;淋浊;水肿;脚气 | 利水渗湿。肾炎,小便不利,淋浊尿闭,水肿泄泻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