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寒 | 凉 |
药味 | 甘 | 苦 |
归经 | 肺经 |
主要成分 | 干草(开花期采集)含水分11.2%、灰分4.9%。蛋白质3.9%、脂类1.5%、粗纤维36.O%、碳水化物42.5%。所含多糖主为半纤维素类。低分子糖类有蔗糖(sucrose),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半乳糖醇(galactitol),内消旋肌醇(Myo一inositol)和棉子糖(Raffinose)。 | 含小檗碱、小檗胺、药根碱、掌叶防己碱、木兰碱等。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 用量9~15g。 |
注意事项 | ||
临床应用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 |
功效主治 | 清热止渴;祛风除湿。主热病消渴;风湿痹痛;咳嗽;吐泻 |
补肺气,退潮热,益肝肾。用于肺结核潮热,咯血,腰膝无力,胃火牙痛,日赤肿痛,头痛;肠炎腹泻,黄疸性肝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