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寒 | 凉 |
药味 | 苦 | 苦 |
归经 | 肺经 | 大肠经 |
主要成分 | 茎、叶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以及奎诺酸(quinovicacid)、模绕酸(Morolicacid),金鸡纳酸(cincholicacid),白桦脂酸(betulinicacid)等三萜类为甙元的皂甙[1,2]。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花、果10-15g,枝叶15-30g。外用:适量,枝、叶煎水洗;或捣敷。 | |
注意事项 | ||
临床应用 | 1.《李氏草秘》:治金刃伤,年久烂脚疮,捣皮、叶,罨上。2.《福建民间草药》:叶或花:拔毒止血,为金疮药。3.《陆川本草》:枝、叶:消炎解毒去腐。治皮肤疡毒,疮痈破溃。4.《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杀虫。治湿疹,疥疮,痧虫脚。5.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痢疾,急性肠胃炎(用花果);跌打损伤,骨折(用叶)。 | |
功效主治 | 祛风痰,逐寒湿,定惊痫。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头痛,癫痫,风湿痹痛,破伤风,疮疡疥癣,皮肤湿痒。 |
清热祛湿;散瘀止痛;止血敛疮。。主痢疾;肠炎;浮肿;痈肿疮毒;湿疹;溃疡不敛;创伤出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