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寒 | 热 |
药味 | 苦 | 辛 |
归经 | 肝经 | 心经 |
主要成分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0.5~1.5钱。 |
内服:煎汤,6-9g;或研末,每次0.3-0.9g。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
注意事项 | ||
临床应用 | ||
功效主治 | 清火,解毒。治阴茎中疼痛及淋浊。①《医学启源》:善去茎中痛。②《医学入门》:生用,泻胃火,解热毒,除胸中积热。③《本草备要》:淋浊证用之。 |
理气止痛。主胃寒腹痛;腰腿疼痛;跌打损伤 清热化痰,解毒利尿。用于肺热咳嗽,肺结核,咳血,哮喘,水肿,小便不利;外用治痈肿,烧烫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