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温 | 平 |
药味 | 甘 | 咸 |
归经 | 肺经 |
主要成分 | 含动物淀粉、蛋白质、脂肪。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或泡酒。 | 浸酒用1~2对,鲜品剖形后去内脏,浸入50度米酒内。干品研末,一般用0.9~1.5g大剂用3~6g,最好取尾(习惯上认为药力在尾),配其他滋补汤药冲服。又可用蛤蚧一对清炖,或加瘦猪肉、冬虫草炖服。 |
注意事项 | 广东、广西以及华东地区和西藏部分地区,有一种蜥鬣科动物蜡皮蜥(喜山鬣蜥)与蛤蚧类似,当地土名四脚蛇或鸡公蛇,与蛤蚧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品背部鳞片极细小,有较明显的橙色花斑并常随季节而变换颜色。趾如鸟爪而不褶襞皮瓣,牙齿生于上下颚内缘并有大牙齿,尾特长几达身长的1.5~2.5倍。据在西藏地区工作的药工人员以喜山鬣蜥饲畜进行试验,有明显的兴阳作用,是否与蛤蚧同功,尚待研究,但不宜称为蛤蚧药用。 | |
临床应用 | 主要用于虚喘。 | |
功效主治 | 补肾壮阳;疏肝散寒。主肾虚腰痛;阳痿;遗精;寒疝 | 补肺肾,益精血,强腰膝,止咳喘。虚劳咳嗽,气喘,肺痿,咯血,消渴,阳痿,腰膝无力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