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凉 | 寒 |
药味 | 甘 | 甘 |
归经 | 心经 |
主要成分 | 含乙酰紫草素,水解后得紫草素,结构以维生素K,为萘醌衍生物。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o.5~1两(鲜用)。外用:捣汁涂或煎水洗。 治无名肿毒、痰核:大茶药根二两,狼毒二两,铺地锦三两,吸脓膏一两,假菊花根二两,鸡骨香五钱,九干菜三两,了哥王一两,生油一斤四两。将上药浸四至五天,放锅内熬至药枯,去渣,以药油一斤,配合黄丹八两,炼成柔软硬膏,取贴患处,有止痛消肿毒之效。 ②驳骨:大茶药根八两,生鸡仔一只(约重十两,不去毛脏),共同捣烂外贴伤处,先将骨折以手法复位,外加树皮和绷带固定,约敷一小时除去。 ③治刀伤:大茶药根(去青皮)、钻地风,二味酌量,共捣烂敷患处。(选方出《岭南草药志》 |
3~9g。 |
注意事项 | 忌内服。 | 1、紫草除上列软、硬两种外,尚有四川,云南,贵州所处的滇紫草,当地已有较长时期的药用习惯,青海,广东也在使用。根呈扭曲不直的圆柱形。表面栓皮呈层片状,紫褐色或紫红色不鲜艳。根皮易脱落,呈不规则的层片状。体轻质硬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味微酸。此种根的外皮为不规则大小不等的片状物,常数层相连,外皮粗糙内表皮较平滑,商品中称滇紫草皮。 |
临床应用 | 为痘疹要药。 | |
功效主治 | ①《广西药植名录》:清热,消炎,解热毒。治疥疮,热积。②广西医学院《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治烧伤。 |
清热凉血,透疹解毒。斑疹瘟毒,预防麻疹有良效,外用治皮肤疮溃疡及烫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