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凉 | 寒 |
药味 | 甘 | 辛 |
归经 | 脾经 | 胃经 |
主要成分 | 大麦营养成分较为丰富,每100克含水分13.1克,蛋白质10.2克,脂肪1.4克,碳水化合物63.4克,膳食纤维9.9克,钙66毫克,磷381毫克,铁6.4毫克。此外,还含有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尿囊素等。大麦胚芽中,维生素B1的含量较小麦更多。 | 主要成分为马兜铃酮、马兜铃酸、尿囊素、青木香酸、木兰花碱等。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2两;或研末。外用:炒研调敷或煎水洗。 ①治卒小便淋涩痛:大麦三两,以水二大盏,煎取一盏三分,去滓,入生姜汁半合,蜜半合,相和。食前分为三服服之。(《圣惠方》) ②治麦芒入目:煮大麦汁洗之。(孙思邈) ③治蠼螋尿疮:大麦研末调敷,日三上。(《伤寒类要》) ④治汤火灼伤:大麦炒黑,研末,油调搽之。(《纲目》)大麦面作稀糊。令咽之,既滑腻,容易下咽,以助胃气。" |
内服:煎汤,3-9g;研末,1.5-2g,每日2-3次。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磨汁涂。 |
注意事项 | 《本草经集注》:"蜜为之使。" | 1.虚寒患者慎服。 2.《唐本草》:不可多服,吐利不止。 3.《本经逢原》:肺寒咳嗽,寒痰作喘,胃虚畏食人勿服,以其辛香走窜也。 |
临床应用 | 本品粗制剂对各种动物,无论静脉注射或口服均能引起一定的降压作用,一般煎剂作用较强。 | |
功效主治 | 健脾和胃;宽肠;利水。主腹胀;食滞泄泻;小便不利,汤火伤。 ①《别录》:"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 ②《唐本草》:"大麦面平胃,止渴,消食,疗胀。" ③《崔禹锡食经》:"主水痮。" ④《本草拾遗》:"调中止泄。" ⑤《纲目》:"宽胸下气,凉血,消积,进食。" |
胸胁院腹疼痛,疝气痛,肠炎,下痢腹痛,咳嗽痰喘,蛇虫咬伤,痈肿疔 疮,湿疹,皮肤瘙痒,高血压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