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平 | 寒 |
药味 | 甘 | 甘 |
归经 | 心经 |
主要成分 | 含油18.6%,其中饱和脂肪酸11.1%、亚油酸20.8%、油酸64.4%及不皂化物质(豆甾醇、谷甾醇)0.83%。 | 含硅酸、钾、钙等。 |
用法用量 | 鲜全草0.5~1两,鲜果0.5~1钱。 |
4.5~9g。 |
注意事项 | 过去采收竹黄,多用火烧竹林,使竹受暴热伤害,产生竹沥,溢于节中,凝固而成,但浪费太大。现已不采用这种方法。经产地群众发现被竹蜂咬洞居后的竹节中,多有竹黄生成。经采用人工钻孔法促使竹黄生成并取得成功。 | |
临床应用 | ||
功效主治 | 镇静,祛痰,清热解毒。用于狂犬病,精神病,癫痫,风湿关节炎,鼻渊,感冒,泌尿道感染,疮疖。 |
清热祛痰、驱风热、定惊痫。中风不语,热病神昏谵语,小儿急惊抽风,烦躁不安,因痰热引起的咳喘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