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温 | 热 |
药味 | 辛 | 辛 |
归经 | 脾经 | 肺经 |
主要成分 | 檫木根中含右旋D-芝麻素(D-sesam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3,4-亚甲二氧基苄基丙烯醛(piperonylacrolein),右旋律,3-二羟基-1-(3,4-亚甲二氧基苯基)丙烷〔2,3-dihydroxy-1-(3,4-methylenedioxyphenyl)propane〕,去甲氧基刚果荜澄茄脂素(demethoxyaschantine)及挥发油。 | 含大枫子油(为大枫子油酸、次大枫子油酸等的甘油酯)、蛋白质。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①治半身不遂:檫树根皮(夫栓皮,酒炒)一两。水煎服,每日早晚各一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扭挫伤筋: 擦树皮或根或叶,加蛇葡萄根捣烂,拌和酒糟,敷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③治腰肌劳损,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 擦树干品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浸酒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外用适量,内服量参考扫风丸。 |
注意事项 | 孕妇禁服。 | 1、种子有毒。内服可致恶心呕吐、胸腹痛,严重者出现溶血、肾炎、肝脂肪性变。见《广西本草选编》。 |
临床应用 | 1、治疗麻风。可用大枫子煅末加轻粉,以麻油调制后外涂患处,同时可配合内服扫风丸(以大枫子为首味药),治疗瘤型和结核型麻风,根据短期观察,可使症状减轻,又可采用其制大枫子酸乙酯,作肌肉注射。 | |
功效主治 | 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止血。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半身不遂;外伤出血。 |
祛风燥湿,攻毒杀虫。麻风。外用治毒疮,疥癣,手背皱裂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