蛏肉对比
基本资料对比
药性
药味
归经 肾经 心经
详细对比
主要成分 每100克含水分88克,蛋白质7.2克,脂肪1.1克,碳水化物2.4克,灰分1.3克;钙133毫克,磷114毫克,铁22.7毫克;又每公斤蛏干含碘1900微克。 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盒乙种维生素。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50-100g(鲜品可用至250g)。
①治湿热水肿:蛏干二两,炖蒜头梗服。(《泉州本草》)
②治中暑血痢:蛏和刺瓜煮食。(《泉州本草》)
内服:煎汤,15-30g;或研末。止汁,宜微炒用。
注意事项 ①孟诜:"天行病后不可食。"
②《医林纂要》:"生食,大寒,令人泻。"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无汗而烦躁或虚脱汗出者忌用。”
临床应用 1、用于止汗。治疗各种虚汗、盗汗,单用虽有效,但多配麻黄根。牡蛎、黄芪等加强止汗作用,也可配橹豆衣,方如浮小麦橹豆煎剂,据观察,此方治疗肺结核盗汗效果较好。2、用于抗利尿,治疗小儿遗尿,配桑螵蛸、益智仁等,效果较好,方如加味甘麦大枣汤。
功效主治 补阴,清热,除烦。治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痢疾。
①《嘉祐本草》:"补虚,主冷痢。煮食之,主妇人产后虚损,胸中邪热烦闷气。"
②《本草从新》:"补阴,主热痢。"
③《医林纂要》:"解渴醒酒,除烦去热。""干食,补心滋阴。"
④《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小便,消水肿,退胸中邪热。主治湿热水肿,中暑血痢。"
益气,除热,止汗。自汗,盗汗,骨蒸虚热。
问问医生
儿科 养生 饮食 整形 两性 问答 肿瘤 妇科 男科 新闻 美容 心理 减肥 男人 女人 肝病 眼科 糖尿 口腔 WHY 更多
推荐医院 推荐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