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温 | 温 |
药味 | 甘 | 辛 |
归经 | 肝经 | 肾经 |
主要成分 | 南五加皮含挥发油,甲、乙种维生素;北五加皮含杠柳毒甙等,为强心甙。 | |
用法用量 | 取15~40克,包煎;外用装布袋蒸热熨患处。摘录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
6~15g。 |
注意事项 | 五加皮品种较为复杂。药材主要有三类: | |
临床应用 | 1、治慢性风湿关节炎、风湿性肌炎。功力偏于下半身,以祛湿为主。凡风湿腰痛、手足冷痛均可用,多配其它祛风湿药和补益药浸酒,即五加皮酒,有镇痛和强壮作用,不仅治风湿痛,而且对脚气病足膝萎弱、肾虚、小便遗溺等也有一定治疗价值。制五加皮酒最好用南五加皮,因北五加皮有毒性,过量饮用北五加皮酿制的酒,有时会引起中毒。广东酿制的五加皮酒药性较和缓,常以红毛五加皮配黄芪、当归、川芎、牛膝、续断、海桐皮、千年健等酿制。 | |
功效主治 | 祛风湿,止痛。用于腰膝关节疼痛,月经过多,腹痛,皮肤风疹。 常用于风湿痹痛、头风、头痛、皮肤瘙痒、腰腿冷痛、腹痛吐泻等症。 古人将蚕砂炒热后装入袋中,趁热敷患处,可治诸关节疼痛,半身不遂。 民间用蚕砂作枕芯的填充物,有清肝明目之效。 |
祛风湿,强筋骨。风湿痹痛,腰膝软弱,脚气,浮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