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温 | 温 |
药味 | 辛 | 甘 |
归经 | 肝经 | 肾经 |
主要成分 | 种子含脂肪油63.80%,叶、果含芳香油;根含生物碱、酚类、氨基酸;叶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糖类等。 |
含皂甙、鞣质a-甘氨酸。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服。 |
9~15g。 |
注意事项 | 病因风热者禁用。 | |
临床应用 | 主要用于治疗男子疝痛,常与橘核同用(参考橘枋项下),或再加小茴香,方如荔橘香散。如睾丸肿痛明显者,则再加配青皮、陈皮。 | |
功效主治 | 行气活血止痛;祛风湿。主胃痛;腹痛;痢疾;腹泻;痛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 温散寒邪,理气止痛。疝气肿胀作痛。妇女气滞血瘀,腹痛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