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寒 | 寒 |
药味 | 苦 | 甘 |
归经 | 肺经 |
主要成分 | 含天门冬酰胺、β-固笛醇、5-甲氧基甲基糠醛。 | |
用法用量 | 叶0.5~1两;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枝、根皮3~5钱;外用研粉,香油调敷。须根4~8钱,水煎服,泡酒服或炖肉服。 |
内服:煎汤,6-15g;熬膏,或入丸、散。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烂绞汁涂。 |
注意事项 | 天门冬产区很广,由于土壤气候不同,加工后的块根大小及色泽有差异。一般来说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方产区的产品条大肥壮、黄白色、光亮,每0.5公斤32~90支;湖北、湖南的产品,块根较小,淡黄色,粘性较重;浙江产品,块根以小条者居多,黄褐色至棕褐色,粘性亦重,每0.5公斤90~240支左右。 虚寒泄泻及风寒咳嗽者禁服。《本草正》:虚寒假热,脾肾溏泄最忌。 |
|
临床应用 | 主要用于阴虚火旺,尤其虚热咳嗽者。 |
|
功效主治 |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叶:慢性气管炎,尿道炎,膀胱炎,膀胱结石,高血压;外用治关节肿痛,痈疽肿毒,皮肤搔痒,灭蛆,杀孑孓。枝、根皮:白带,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烧烫伤。须根:风湿拘挛、筋骨疼痛,湿热带下及牙龈肿痛。树皮:外用治黄水疮。 |
燥热咳嗽;阴虚劳嗽;热病伤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喉肿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