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寒 | |
药味 | 苦 | |
归经 | 肾经 |
主要成分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0-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 |
注意事项 | ||
临床应用 | ||
功效主治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疾;腹泻;目赤肿痛;除;劳热骨蒸;咯血;头晕;风湿痹痛;痈肿疮疡 1.《草木便方》:通利二便,清利头目,除风热。治疯狗咬伤,杀虫。 2.《天宝本草》:清火退热。治目内翳症,颠狂。 3.《福建民间草药》:解热,除骨蒸。治耳鸣,头晕。 4.《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治湿热痢疾,目赤肿痛,痈肿疮毒及风湿红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