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平 | 温 |
药味 | 甘 | 辛 |
归经 | 脾经 | 肾经 |
主要成分 | 茴香主含挥发油约(主要成分茴香醚、胡椒酚、茴香酮蒎烯)5%,脂肪油22%,蛋白质、树脂等。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5-50g,或入丸、散。 1、治吐痢后大渴,饮水不止:陈廪米(水淘净)二合,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晚食前再煎服。(《圣济总录》陈米汤) 2、治暑月吐泻:陈仓米二升,麦芽四两,黄连四两(切)。同蒸熟,焙,研为末,水丸,梧子大。每服百丸,白汤送下。(《本草纲目》) 3、治噤口痢,不拘赤白:陈仓米,赤痢用三钱,白痢用七钱,赤白相兼用五钱;黄连,赤痢用七钱,白痢用三钱,赤白相兼用五钱。上锉,水一钟半,煎至七分,露一宵,空心温服。(《古今医鉴》仓连煎) 4、治胃反及膈气不下食:陈仓米(焙干,为末)五两,沉香末五钱。令匀,米饮调下。(《普济方》) |
|
注意事项 | 《本草纲目》记载:“大茴香性热,多食伤目发疮,食料不宜过用”。不良反应见头晕、呕吐、面色苍白。 | |
临床应用 | ①胃寒呕吐:配生姜、丁香等。②寒疝腹痛:配吴茱萸、荔枝核、山楂核等。 |
|
功效主治 | 用于病后脾胃虚弱,烦渴,泄泻,反胃,噤口痢。 | 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