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温 | 平 |
药味 | 甘 | 甘 |
归经 | 脾经 | 心经 |
主要成分 | 肉含蛋白(protein),肽类(pepides),氨基酸(amino acid),脂类(lipid). |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或浸酒;或敷膏。 | 1~2只。 |
注意事项 | 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畏葛蒲、海藻、牡蒙。 2.《药对》:恶湿面,畏生姜。 3.《本草经疏》:肠胃薄弱,泄泻溏薄及一切脾胃病恶食、不思食及食不消,并禁用之,即在产后胎前亦不得入。 4.《本草汇言》:风寒未清,恶寒发热,表证外见者,禁用之 | |
临床应用 | ||
功效主治 | 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癥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 主治头晕:配黑鸡共炖汤服。小儿久不语:单用炖汤服。并能杀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