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寒 | 寒 |
药味 | 苦 | 苦 |
归经 | 脾经 | 大肠经 |
主要成分 | 含白鲜硷、白鲜脑内酯、固甾醇、粗皂甙等。 | 鸦胆子苦素A、B、C、D、E、F及G。另含鸦胆子甙、鸦胆子油。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敷。 | 内服每次10~15粒(小儿每岁粒),一日三次。 |
注意事项 | 虚寒证忌服。 | 鸦胆子对肠胃有刺激,可引起呕吐、腹痛、轻泻或腹部坠胀等副反应,要装入胶囊服用,或用桂圆肉包裹服用,以减少刺激性。孕妇和幼儿不宜使用。 |
临床应用 | 主要治疗由“风热湿毒”所致的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等。 | 1、治疗阿米巴痢疾。对急性患者效果良好,优于白头翁,能使症状迅速消失,治愈率约80%。对慢性阿米巴痢疾和带阿米巴的病人,也有较好治疗效果。服鸦胆子兼服白头翁汤,或口服鸦胆子兼用鸦胆子仁的水浸液灌肠,效果更佳。 |
功效主治 |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杀虫。湿热疮毒,风疹疥癣,黄疸,湿热痹痛。 | 燥湿、杀虫。痢疾、疟疾,外用捣敷治痔疮赘疣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