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平 | 平 |
药味 | 苦 | 辛 |
归经 | 心经 | 肺经 |
主要成分 | 含仙鹤草(为酚性松脂酸)、仙鹤草甲素、仙鹤草乙素、仙鹤草丙素。另含鞣质、维生素K1等。 | 植物体含苔藓激动素(bryokinin),动力精(kinetin),环磷酸腺苷磷酸二酯酶(cAMP phosphodiesterase),茁长素(auxin),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及脂类。叶含铁29×10-3%,铜16×10-4%,锰15×10-3%,叶绿体含铁117×10-3%,铜138×10-4%,锰25×10-3%。 |
用法用量 | 15~30g,大剂可用至60g,可研末服,或入煎剂。亦可用仙鹤草煎汤,送服其它止血药散。 | 内服:煎汤,6一15克。 1.治肺热吐血 葫芦藓60g,茅草根60g,侧柏叶30g。泡酒或熬水服。 2.治跌打损伤 葫芦藓60g煎服;另取鲜草量捣敷。(1-2方出自《中国药用孢子植物》)。 |
注意事项 | 仙鹤草芽(秋末至翌春挖取地下幼芽)晒干后,磨粉口服,成人30~50g,用于驱除绦虫效果良好。其驱绦虫的有效成分,为仙鹤草芽素。此外,尚含有仙鹤草内脂、仙鹤草醇及8%的儿茶酚酯鞣质。 | 孕妇及体虚者少用。 |
临床应用 | 广泛用于治疗身体各部位出血,无论鼻衄、吐血、便血或子宫出血,都可应用。十多年前已制成注射剂及片剂供用,但止血效果各方面的评价不一致,一般来说其力较缓弱。单用虽也有一定效果,但往往要配其他止血药同用。例如治吐血时,可配侧柏叶、白芨、藕节等,方如鹤柏汤。 | |
功效主治 | 收敛止血,补虚。吐、咯、衄、便、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证,治脱力劳伤。 | 祛风除湿;止痛;止血。主风湿痹痛;鼻窦炎;跌打损伤;痨伤吐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