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寒 | 寒 |
药味 | 甘 | 甘 |
归经 | 心经 | 心经 |
主要成分 | 含大量钾盐。并有芦竹素、白茅素、木蜜糖、果糖、葡萄糖、柠檬酸、草酸等。 | 含大量钾盐。并有芦竹素、白茅素、木蜜糖、果糖、葡萄糖、柠檬酸、草酸等。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0-30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汁涂。 | 内服:煎汤,10-30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汁涂。 |
注意事项 | 1.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2.《本草经疏》:因寒发哕,中寒呕吐,湿痰停饮发热,并不得服。 3.《本草从新》:吐血因于虚寒者,非所宜也。 | 1.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2.《本草经疏》:因寒发哕,中寒呕吐,湿痰停饮发热,并不得服。 3.《本草从新》:吐血因于虚寒者,非所宜也。 |
临床应用 | 1、用于治疗咳血、鼻衄、尿血而属热证者,但单用效力不大,需配生地、黑山栀、藕节等。 | 1、用于治疗咳血、鼻衄、尿血而属热证者,但单用效力不大,需配生地、黑山栀、藕节等。 |
功效主治 | 清热凉血,止血。利尿。热病烦渴,吐衄,尿血,水肿,黄疸,肺热咳喘等症。鲜用凉血益阴。炒炭去瘀止血。 | 清热凉血,止血。利尿。热病烦渴,吐衄,尿血,水肿,黄疸,肺热咳喘等症。鲜用凉血益阴。炒炭去瘀止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