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分 |
花含挥发油,成分主要为龙脑(borneol),樟脑(camphor),菊油环酮(chrysanthenone),还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大波斯菊甙(cosmosiin)即芹菜素-7-O-葡萄糖甙(apigenin-7-O-glucoside)[1],刺槐甙(acacetin-7-Orhamnoglucoside),芹菜素(apigenin),芹菜素-7-O-鼠李葡萄糖甙(apigenin-7-O-rhamnoglucoside),刺槐素-7-O-葡萄糖甙(acacetin-7-O-glucoside)槲皮素-3-O-半乳糖甙(isorhamnetin-3-O-galactoside),木犀草素-7-O-鼠李葡萄糖甙(luteolin-7-O-galactoside),木犀草素-7-O-鼠李葡萄糖甙(luteolin-7-O-rhamnogside)[2],木犀草素(luteolin),β-榄香烯(β-elemene),百里香酚(thymol),二十一烷(heneicosane),二十三烷(tricosa-ne),二十六烷(hexacosane)[3],以及糖类和氨基酸[4]。 |
含连翘酚、齐墩果酸,以及一种甾醇化合物并含有大量维生素P。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或泡茶。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
9~15g。处方举例:1、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牛蒡子9g、连翘9g、薄荷3g(后下)、栀子9g、丹皮6g、石斛9g、玄参9g、夏枯草12g,水煎服,治因风热而引起的颈项部痈肿,有咽喉肿痛者尤为适用。2、连翘双黄膏:连翘、黄柏、黄芩、五味子各15g、冰片1.5g,共研细末,加凡士林100克调匀,制成软膏,外用治疖肿初起。附:连翘心为连翘的种子,味苦,含挥发油,研碎后发出芳香气味。连翘心具有中枢兴奋作用,温热病神昏谵语时用之,配莲子心等,方如清宫汤。见竹叶卷心项下。由于连翘心有兴奋中枢的作用,当连翘壳沾有连翘心成分时,服后有时会引起失眠,此外,连翘心还有健胃、止吐的作用。用量3~6g。注意:处方要写清楚,用连翘壳时写“连翘”,用其种子时写“连翘心”,壳和种子都用时写“带心连翘”。 |
注意事项 |
上述几种菊花,均为药用之甘菊,但以毫菊,怀菊为主,习惯认为毫菊优于怀菊。杭菊:原为茶行经营,多做茶用,故名茶菊。滁菊:香气浓郁而幽雅,为菊花中之珍品(过去多在加工时洒上绿豆粉)。贡菊:京津及福均称之“滁菊”,京多做茶用。黄菊:京津习用大黄菊。在应用上各随大夫处方。在功效上,疏风散热多用杭菊、黄菊;平肝明目,多用白菊滁菊(贡菊)。 |
1.脾胃虚弱,气虚发热,痈疽已溃、脓稀色淡者忌服。 2.《本草经疏》:痈疽已溃勿服,大热由于虚者勿服,脾胃薄弱易于作泄者勿服。 |
临床应用 |
1.治疗冠心病:以菊花煎剂观察61例,对心绞痛症状的总有效率为80% ,其中显效43.3% ,改善86.7% ,以轻度者疗效较好;对胸闷、心悸、气急及头晕、头痛、四肢发麻等症状,亦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45.9% ,其中显效18.8% ,好转27.1%。对部分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对心率无明显影响,对血清胆制醇、三酸甘油酯未见明显的规律性变化。服药期间除1例有上腹痛、1例有轻度腹泻外,均无其他副作用。即使原有溃疡病的患者,亦多无影响。制剂及用法:白菊花10两,加温水浸泡过夜,次日煎2次,每次半小时;待沉淀后除去沉渣,再浓缩至500ml。每日2次,每次25ml。2个月为一疗程。 2.治疗高血压病:每日用菊花、银花各0.8-1两(头晕明显加桑叶4 钱,动脉硬化、血情胆制醇高者加山楂4-8钱),混匀,分4次用沸滚开水冲泡10-15分钟后当茶饮。一般冲泡2次后,药渣即可弃掉另换。不可煎熬,否则会破坏有效成分。据46例观察,服药3-7天后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开始减轻,随之血压渐降至正常者共35例,其余病例服药10-30天后,自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各种菊花都有不同程度的清散风热、解热、解毒(消炎)、明目等作用,但各有所长。 |
为治疗热病和疮痈的重要药物。 |
功效主治 |
疏风除热,清肝明目。头目风热,眩晕,头痛目赤等症。 |
清心解热,消肿散结,利尿。外感风热,急性热病初起。烦热神昏,痈肿疮毒,瘰疠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