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分 |
含菟丝子脂甙、淀粉酶和维生素A类物质。 |
含水溶性"阝"型甙、还原糖等。 |
用法用量 |
6~18g。 |
内服:煎汤,5-15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项 |
菟丝子药性较平和,较常与平补药合用;虚寒病者服后觉大便通畅,但血虚火热者服之反易致便秘。1、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用小粒菟丝子,有些地区也同时使用大粒菟丝子,各随地习。 |
阴虚火旺,脾虚泄泻及实热便秘者禁服。长期食用,亦可致便秘。 1.《本草从新》:“泄泻及阳易举而精不固者忌之。” 2.《得配本草》:“大便滑,精不固,火盛便秘,阳道易举,心虚气胀,皆禁用。” |
临床应用 |
1、治肾虚体弱,包括阴虚阳虚,但较常用于补肾阳。菟丝子平补而不峻猛,配其他助阳药如补骨脂、杜仲、鹿茸等治遗精、早泄、腰酸背痛、小便频数等肾阳虚证,仍有较好效果,方如菟丝子丸。此外,慢性肾炎而有肾虚腰痛者,在治疗方剂内可加菟丝子配狗脊。至于治疗肾阴虚,则配熟地、山茱萸肉等。 |
锁阳多用于阳虚肢萎,治各种瘫痪,尤其外周性弛缓性瘫痪,足膝萎弱,凡周围神经炎、脊髓神经根炎,小儿麻痹后遗症,均可用,但需配虎骨、龟板、熟地、牛膝等,方如健步虎潜丸、滋阴丸。 |
功效主治 |
补肝脾肾,固精缩尿,明目止泻。腰膝酸痛,滑精,小便不禁,目暗不明,脾肾虚泻等症。 |
补肾壮阳固精,润肠,强腰膝。阳痿早泄,血枯便秘,腰细痿弱,女子不孕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