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寒 | 寒 |
药味 | 甘 | 苦 |
归经 | 心经 | 心经 |
主要成分 | 含量地黄素、梓醇、多种氨基酸等。 | 含吲哚甙、针状结晶物(即板蓝根结晶甲、乙、丙、丁)、硫酸钾。 |
用法用量 | 9~30g | 9~30g,大剂量可用至60g。 |
注意事项 | 生地性凉,用于清热凉血;熟地性温,用于补血滋阴;故虚寒者用熟地不用生地,有熟者用生地不用熟地。当清热而又要照顾体虚时,可生、熟地并用,方如百合固金汤(治肺痨咳血)、当归六黄汤(滋阴清热、固表止汗,治阴虚发热盗汗,唇燥心烦)。 | |
临床应用 | 1、用于温热性疾病。有舌绛、口渴、便秘、睡眠不安证候的,可用生地配玄参、麦冬等清热,方如增液汤。所谓增液,并不是真正能够增加体液,只不过是通过清热而使体内水分消耗减少,譬如釜底抽薪,去掉了热源,水分蒸发自然减少。 | 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传染病。 |
功效主治 | 滋阴、凉血。阴虚发热,热病伤阴,烦渴、骨蒸,斑疹,吐衄下血,妇女月经不调,胎动不安等症。 | 清热解毒,解心胃热毒。流感、热病发斑、扁桃体炎、腮腺炎、流脑、肠炎、菌痢,但主要用于大头瘟、颜面丹毒和腮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