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 | 寒 | 寒 |
药味 | 苦 | 苦 |
归经 | 大肠经 | 心经 |
主要成分 | 含溶蛋白酶(约3%),为驱虫有效成分。 | |
用法用量 | 粉剂一日量30~60g,分2~3次。用糖水送服较好。 | 内服:煎汤,2~3钱。外用:煎水洗,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
注意事项 | 1、本品含一种蛋白酶,能破坏绦虫及囊虫虫体,达到杀灭的作用。此外对钩虫、蛔虫也有杀灭作用,临床报导用于治疗脑囊虫病获得满意效果。 | |
临床应用 | 为驱绦虫常用药,对驱钩虫也有一定帮助。但对蛔虫、鞭虫疗效不高。 | |
功效主治 | 杀虫。小儿疳积,虫疾腹痛等症。 | 止痛,杀虫。治疝气,蛔虫,跌打肿痛,疔疮,皮肤湿疹。①《纲目》:疝入囊痛,临发时煎酒饮。②《广东中药》Ⅱ:苦楝树叶,研末外敷。治跌打肿痛,止刀伤出血。 |